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春妹

作者: 林春妹;廖道龙;刘子凡;符厚隆;陈贻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瓜;耐热性;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法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2 期

页码: 288-2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 27 个苦瓜自交系 4 叶 1 心的幼苗为材料,预培养 1 d后,置于 39℃高温培养,观察其高温胁迫 72 h后的热害情况,通过计算热害指数(TDG)筛选评价出高、中、低耐热性的苦瓜种质;从中选取 6 个不同耐热性的自交系,测定 39℃胁迫 0 h和 48 h的株高(PH)、茎粗(SD)、鲜物质量(SFW)和干物质量(SDW)等形态学指标以及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电导率(REL)、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Pro)和可溶性糖含量(SS)等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上述 12 个指标的耐热系数(α),综合评价 6 个自交系材料的耐热性;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获得苦瓜耐热性鉴定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以TDG为依据,27 个苦瓜自交系中有耐热型 3 个,中等耐热型 18 个,热敏型 6 个;6 个不同耐热性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与热害指数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耐热性的评价数学模型为:Y=-0.426+0.049X1-0.011X2-0.009X3-0.018X4,利用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预测供试材料的耐热性,预测值与Y值基本一致.说明SFW(X1)、POD活性(X2)、CAT活性(X3)和SS含量(X4)这 4 个指标的耐热系数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苦瓜耐热性差异,可用作苦瓜耐热性鉴定指标.本研究筛选出苦瓜耐热种质并构建苦瓜耐热性评价体系,为海南夏季耐热苦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分类号: S642.5

  • 相关文献

[1]高温胁迫下百脉根生理生化响应及耐热性评价. 赵丽丽,王普昶,陈超,马林. 2013

[2]芹菜幼苗耐热性鉴定的主成分分析. 朱鑫,沈火林. 2014

[3]基于光合特性评价10个杜鹃花品种的耐热能力. 何丽斯,李辉,刘晓青,李畅,陈尚平,肖政,周惠民,孙晓波,苏家乐. 2019

[4]青梗不结球白菜耐热性的抗氧化指标评估体系建立. 邹凯茜,杨衍,田丽波,商桑,曾丽萍,郭雪松,刘子记,朱国鹏. 2020

[5]7种猕猴桃种质耐热性综合评价. 卜范文,张平,林文力,吴念庆,徐海. 2018

[6]夏玉米品种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高英波,张慧,王竹,薄丽秀,武智民,薛艳芳,钱欣,代红翠,韩小伟,李宗新. 2019

[7]大豆品种(系)耐热性鉴定及分级评鉴. 靳路真,王洋,张伟,邱红梅,陈健,候云龙,马晓萍,王跃强,谢甫绨. 2016

[8]欧洲型黄瓜成株期耐热性鉴定指标的筛选及预测方程的建立. 但忠,木万福,苏银玲,麻继仙,杨龙,袁建民,张志星,杨红均. 2015

[9]玉米花期不同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与分析. 李淑君,张丕辉,付忠军,祁志云,杨华,金川,董昕. 2019

[10]玉米花期不同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与分析. 李淑君,张丕辉,付忠军,祁志云,杨华,金川,董昕. 2019

[11]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苦瓜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陈世国,谢景,李育军. 2012

[12]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法的苦瓜耐冷性综合鉴定与评价. 黄如葵,梁家作,黄熊娟,黄玉辉,陈振东,冯诚诚,刘杏连,秦健. 2016

[13]苦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枯萎病种质筛选. 关峰,万新建,张景云,石博,张会国,黄国东. 2022

[14]苦瓜芽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 黄如葵,冯诚诚,黄熊娟,黄玉辉,陈振东,梁家作,刘杏连,秦健. 2017

[15]基于灰度关联分析的冬小麦叶片含水量高光谱估测. 金秀良,徐新刚,王纪华,李鑫川,王妍,谭昌伟,朱新开,郭文善. 2012

[16]黄瓜良种-碧丰2号. 王德生. 2000

[17]辣椒优异资源耐热性遗传分析. 王飞,姚明华,李宁,焦春海. 2013

[18]黄瓜耐热性研究进展. 汪祖程,徐跃进. 2008

[19]贵州野生匍匐翦股颖抗旱耐热性评价. 钟理,杨春燕,李辰琼,尚以顺,陈瑞祥. 2010

[20]高温对金荞麦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及其耐热性评价. 赵丽丽,陈超,邓蓉,赵丽芬,杨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