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感染二分浓核病毒(镇江株)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坤

作者: 高坤;尚梦珂;钱荷英;覃光星;郭锡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数字基因表达谱;二分浓核病毒;q RT-PCR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6 年 49 卷 17 期

页码: 3453-34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家蚕与二分浓核病毒(Bombyx mori bidensovirus Zhenjiang strain,Bm BDV-ZJ)感染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家蚕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调控基因,为进一步阐明家蚕抗Bm BDV-ZJ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家蚕品种JS口服感染Bm BDV-ZJ的数字基因表达谱,为排除个体间差异,以10头蚕作为一个样本用于DGE检测。样本中基因的差异表达检测通过严格的运算法则进行,对差异检验的P值(P value)作多重假设检验校正,通过控制FDR(false discovery rate)来决定P值的域值。本研究中,差异表达基因定义为FDR≤0.001且差异倍数在2倍及以上(|log2ratio|≥1)的基因。采用基因本体论(GO)分类体系确定所有差异表达基因可能的功能。用GO计算P值和bonferoni校正。选用校正P值≤0.05作为基因组显著富集的阈值。WEGO软件用来视化、比较和绘制GO注释结果。利用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确定显著富集代谢途径或信号传导途径,Q值≤0.05的通路指定为DGEs中的显著富集通路。通过q RT-PCR方法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得到4 850 663和4 875 307个原始标签,去除低质量标签后,分别得到4 757 934和4 788 406个清洁标签,对应的标签种类数量分别为62 436和63 680种。两个文库间的清洁标签和清洁标签种类的数量在不同拷贝区间分布类似,感染组和对照组样本的测序量分别为3.5 M和3.7 M,测序深度符合试验的要求,两样本的DGE数据是可信的。将这两个DGE数据库的所有清洁标签与家蚕参考基因库进行比对,在对照组与感染组中,分别有36.39%和45.30%的清洁标签可以比对到基因。另有50.02%和43.34%的清洁标签可以比对到家蚕参考基因组,剩余的未知标签分别占清洁标签总数的13.59%和12.35%。共发现了44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06个上调表达,141个下调表达。分别有218、147和179个差异表达基因涉及GO 3个本体中的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利用KEGG公共数据库进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注释到的基因总数为8 473个。447个差异表达基因经鉴定后,其中的330个基因被归类到151个KEGG路径中。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Pathway(Q值≤0.05)有19个,其中最显著富集的是细胞质中DNA识别通路。挑选了2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其中20个基因的差异表达趋势与DGE的结果一致。其中在DNA识别通路中共检测到9个差异表达基因,BGIBMGA009408-TA、BGIBMGA004913-TA、BGIBMGA011753-TA均为编码RNA聚合酶III的基因,表达量均上调,是对照组的4.3、2.3、3.4倍。【结论】构建了3龄家蚕JS感染Bm BDV-ZJ后28 h感染组及对照组幼虫的数字基因表达谱,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和q RT-PCR验证显示,家蚕感染Bm BDV-ZJ后可能通过启动胞质内DNA识别通路来感应入侵病毒的异源DNA成分并迅速启动天然免疫抵御Bm BDV-ZJ病毒感染,为研究Bm BDV-ZJ侵染家蚕和家蚕抵御Bm BDV感染的分子机制打下了基础。

分类号: S884.5

  • 相关文献

[1]高温高湿胁迫下家蚕不同耐受性品种的中肠组织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李庆荣,肖阳,叶明强,李丽,邢东旭,罗国庆,郑茜,吴福泉,杨琼. 2015

[2]基于长尖叶蔷薇与大花香水月季转录组数据的MLO unigenes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向贵生,张颢,王其刚,晏慧君,周宁宁,陈敏,唐开学,邱显钦. 2018

[3]半滑舌鳎Sh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甲基化分析. 齐茜,董忠典,张宁,邵长伟,贾晓东,温海深,陈松林. 2016

[4]达氏鲟生长激素基因cDNA克隆、表达及免疫荧光定位研究. 单喜双,岳华梅,陈细华,叶欢,杨晓鸽,李创举. 2015

[5]棉花GhSKIP3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华崇,齐放军,张文蔚,简桂良. 2015

[6]拟南芥不定芽发生早期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王兴春,杨致荣,张树伟,李红英,李生才. 2013

[7]不同物候期栽培远志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许晓双,薛英,张福生,秦雪梅,彭冰. 2016

[8]扩散型与繁殖型松材线虫数字基因表达谱对比分析. 张帅,柳小龙,张志伟,赵莉蔺. 2017

[9]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对小尾寒羊高繁性状相关基因的筛选研究. 罗庆苗,秦晓玉,苗向阳. 2012

[10]公鸡弱精症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富丽,孙研研,薛夫光,刘冉冉,白皓,常国斌,陈国宏,陈继兰. 2015

[11]甘蔗印度种响应干旱胁迫的数字基因表达谱. 李穆,程志远,何丽莲,王先宏,李富生. 2018

[12]雌蕊缺失茶树花3个发育期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李梅,陈林波,田易萍,夏丽飞,宋维希,梁名志,江昌俊. 2017

[13]红掌佛焰苞数字基因表达谱及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彭佳佳,刘克林,刘丽娅,吕学华,杨哲,李佩愉,刘春,明军,袁素霞,平吉成,张黎. 2016

[14]山东蚕研所家蚕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与创新. 顾寅钰,石瑞常,张凤林,王安皆,李化秀. 2004

[15]家蚕新品种“渝黔绿茧”原种饲养及产卵试验. 罗朝斌,代方银,黄桂辉. 2007

[16]特殊用途桑蚕品种渝黔黄茧的选育及应用初探. 罗朝斌,代方银,姜虹,鲁成,韩世玉. 2009

[17]保持和提高家蚕原原种种性的技术措施. 周顺珍,曾晓英,罗朝斌,岳宣. 2009

[18]家蚕春期吕品种"681x682"通过审定. 江帅. 2012

[19]RAPD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谭旭辉,陈登松. 2013

[20]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 孙运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