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中部农作物空间格局时空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克宝
作者: 刘克宝;陆忠军;付斌;辛蕊;黄楠;刘艳霞;李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松嫩平原;农作物;空间格局;时空变化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信息
ISSN: 1672-0423
年卷期: 2019 年 31 卷 05 期
页码: 98-109
摘要: 【目的】在国家一系列农业供给侧政策,如大豆目标价格、大豆生产者补贴、水稻最低保护价下调、"玉米调减"、"轮作休耕"等实施的背景下,对松嫩平原中部地区主要农作物年际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国家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松嫩平原中部(海伦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5年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选取水稻、玉米、大豆和其他作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际间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作物面积转换、作物轮作等。【结果】 (1)水稻2014—2017年面积持续增加,2018年水稻面积减少,大豆、玉米5年间年际波动较大,其他作物面积持续增加。(2)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和2017—2018年这4个时段旱田轮作区域的面积占5年间旱田公共面积的51.72%、50.36%、45.57%、55.32%;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轮作分别占轮作面积的94.42%、93.54%、84.28%、81.76%。(3)4个时段旱田公共区作物轮作次数分别为0次、1次、2次、3次和4次的旱田面积分别为28 248.60、48 695.32、96 812.60、69 538.50、25 731.23 hm~2,分别占旱田公共区面积的10.50%、18.10%、35.99%、25.85%、9.56%。【结论】(1)5年间海伦市作物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总体呈增长趋势,其种植面积和比例2017年之前持续增加,年增长率超过10%,2018年略有降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和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年际间波动剧烈,且变化趋势相反;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和比例持续增加,种植比例提高近5倍。(2)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和2017—2018年这4个时段中旱田轮作区域面积高于45%,2017—2018年轮作面积最高,达到55.32%;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轮作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玉米大豆轮作为主要的轮作方式,高于轮作面积的80%;4个时段均轮作的区域面积不足旱田公共区面积的10%,玉米、大豆的重茬和迎茬仍较为普遍。
分类号: S127`S314
- 相关文献
[1]松嫩平原中部农作物空间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刘克宝,陆忠军,宋茜. 2018
[2]2000—2010年欧洲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项铭涛,吴文斌,胡琼,陈迪,陆苗,余强毅. 2018
[3]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唐华俊,吴文斌,杨鹏,周清波,陈仲新. 2010
[4]近30年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刘珍环,杨鹏,吴文斌,李正国,游良志. 2016
[5]洞庭湖地区农作物格局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熊亚东,谭雪兰,谭杰扬,米胜渊,安悦,刘贝,黄振国,邓文. 2019
[6]1980-2015年宁夏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雷金银,吴霞,王长军,樊丽琴. 2017
[7]粤港澳大湾区1990-2020年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 胡韵菲,刘序,梁俊芬,周灿芳,雷百战,罗旖文,冯珊珊. 2023
[8]松嫩平原黑土带粮食高效益转化模式. 许显滨,矫江,孟英,耿立清,罗新义,张树春. 2004
[9]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土壤养分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李玉影,刘双全,刘颖,张明怡,姬景红,韩光,史俊琴. 2010
[10]苏打盐渍土节水灌溉水稻高产栽培效益. 徐惠风,金桥,侯威,余洪斌,邱林,张力,孙雪松,康岭生,杨成林,王丽妍. 2018
[11]用Cyt b基因分析松嫩平原区湖泊水库大银鱼的遗传多样性. 鲁翠云,陈昕,那荣滨,郑先虎,李喆,唐富江. 2020
[12]松嫩平原风沙瘠薄农田保土保墒增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刘慧涛,高玉山,孙云云,窦金刚,王其存,潘洪玉,张玉先. 2013
[13]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的基本特征. 陈积山,朱瑞芬,高超,张强,邸桂俐. 2016
[14]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羊草人工移栽草地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生物量. 仝淑萍,梁正伟,关法春,宗宪春,张永锋,黄立华,王明明. 2019
[15]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 杨一鹏,蒋卫国,何福红. 2004
[16]黑龙江省西部盐碱核心区大豆生产现状与技术需求. 周长军,吴耀坤,于吉东,马兰,李建英,刘冰,张必弦,任洪雷. 2023
[17]16个春播燕麦品种在松嫩平原的生产力综合评价. 李峰,李雪,张仲鹃,李文龙,那亚,徐丽君,陶雅. 2022
[18]松嫩平原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郑盛华,覃志豪,张文博. 2015
[19]1996—2016年松嫩平原传统大豆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 刘航,吴文斌,申格,黄青. 2018
[20]田菁秸秆还田对松嫩平原盐碱土改良效果的研究. 张国发,吴园园,徐太海,梁彦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淮地区苜蓿短期连作对后作高丹草生长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作者:李争艳;徐智明;李岩;李杨
关键词:苜蓿-高丹草轮作;高丹草生长;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环境
-
不同品质青稞种子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黄海皎;李杨;高小丽;拉巴扎西;田朋佳;尼玛央宗;常子慧;廖文华
关键词:青稞;品质;代谢组学;LC-MS/MS;差异代谢物
-
苯醚甲环唑胁迫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分析
作者:敖静;李杨;刘晓辉;高晓梅;孙玉禄;宋立群
关键词:农田土壤;苯醚甲环唑;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作者:杨元雨;张瑞茂;黄莎;李杨;高志宏;王芳;王转转;王敏;赵德刚;宋莉;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产胚率;彩色油菜种质;DW871
-
贵州植烟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的研究
作者:李想;李光雷;王定斌;李彩斌;张龙;柳强;杨静;蒋卫;沈子霞;芶剑渝;朱经伟;刘艳霞;刘海伟;孙光军
关键词:烤烟;丰缺指标;相对产量;肥力评价;贵州
-
温度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东阳;刘国;黎洁;邓全;马鹏;陈娟;李斌;王勇;江连强;郭仕平;伍兴隆;李杨;蒲德强
关键词:豆蚜;十斑大瓢虫;温度;生物防治
-
基于插值法分析施肥量和留叶数对烤烟的影响
作者:朱经伟;张恒;刘青丽;彭友;刘艳霞;李寒;王新修;马亚欢;张燕;王红星;方正华;杨磊
关键词:施肥量;留叶数;烤烟;株形;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