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份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燕华
作者: 陈燕华;唐建淮;罗高玲;郭东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豌豆;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广西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4 年 37 卷 009 期
页码: 1989-20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优异种质,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1份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其农艺性状(10个质量性状和16个数量性状),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0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3.07%~47.71%,平均29.16%,所有质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00%;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3~1.26,平均值为0.62。16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5.78%~61.75%,平均24.07%,多数性状变异系数大于10.00%;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73~2.07,平均1.9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6个农艺性状中,大部分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26个农艺性状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5.621%,主要与生育期、产量、籽粒外观、株型、荚果外观有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1份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主要分为2个类群(I类群和Ⅱ类群),其中I类群又分为2个次级类群(Ia和Ib类群),Ia类群属于高秆、蔓生、迟熟、较高产、较抗白粉病的材料,Ib类群属于荚较多且较大,产量较高,籽粒较小,较感白粉病的材料,Ⅱ类群属于较早熟,矮秆,直立,长荚,产量较低,较感白粉病的材料。筛选出14份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豌豆种质资源,其中,2、40、61和67号高产、抗白粉病、综合性状较优异的种质可直接推广应用;3、5、14、15、41、57、59、66、68和71号具有某个(些)优异农艺性状的种质可作为后续创制豌豆优良新种质的亲本。【结论】71份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具有分枝多、节数多、果荚较长、籽粒较多且大的特点。
分类号: S643.3
- 相关文献
[1]云南红花地方种质资源品质特性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及评价. 郭丽芬,张跃,胡尊红,胡学礼,高梅,王沛琦,杨谨,代梦媛,李文昌,刘旭云. 2018
[2]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 王郅琪,孙建,周红英,颜小文,梁俊超,赵云燕,饶月亮,危文亮,乐美旺. 2022
[3]豌豆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曾亮,李敏权,杨晓明. 2012
[4]浙江省沿海地区豌豆地方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郁永明,沈晓岚,李鲁峰,刘建新,俞信英. 2015
[5]广西红薯主要育成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2016
[6]广西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王新超,陈亮,杨亚军. 2010
[7]13个大果油茶品种遗传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陈伯伦,黄诚梅,吕维莉. 2013
[8]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9]斑茅野生种质资源SRAP遗传多样性研究. 张建波,鄢家俊,白史且,张蕴薇,刀志学,李达旭,张昌兵,游明鸿,张玉. 2013
[10]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海娟,刘威生,刘宁,张玉萍,章秋平,刘硕. 2014
[11]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蔡金华,杨阳,单延博,张利伟,卢济康,李东升,温明星,曲朝喜. 2017
[12]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48份杨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欧景莉,朱杨帆,陈豪军,周俊岸,陈燕,何江,宁琳,潘祖建,甘卫堂. 2019
[13]16份桄榔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兰秀,杨海霞,李恒锐,梁振华,马仙花,刘连军,陈海生. 2022
[14]宁夏自育辣椒品种(系)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裴红霞,王学梅,高晶霞,颜秀娟,冯海萍,赵云霞,桑婷. 2018
[15]浙江红麻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文略,陈常理,骆霞虹,柳婷婷,安霞,金关荣,朱关林. 2022
[16]基于8个农艺性状的569份果桑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振江,罗国庆,戴凡炜,肖更生,林森,李智毅,唐翠明. 2021
[17]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油梨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海兰,李绍鹏,李茂富,庞新华,周俊岸,欧景莉,李菊馨,单彬,唐桓伟,李季东. 2021
[18]贵州不同地区高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与聚类分析. 高杰,封广才,李晓荣,李青风,彭秋. 2020
[19]新疆栽培杏品种间亲缘关系及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亚楠,李雯雯,樊国全,章世奎,王亚铜,廖康. 2019
[20]藜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逄鹏,张智勇,李立军,齐冰洁,郭占斌.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绿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罗高玲
关键词:间作套种;豆科作物;禾谷类作物;幼龄果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适播期;生态林;种植户
-
基于SSR标记初步定位小豆驯化相关性状QTL
作者:贾龙;罗高玲;陈燕华;王素华;陈红霖;刘长友;杜吉到;王丽侠
关键词:小豆;SSR标记;遗传图谱;驯化性状;QTL
-
鲜豌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作者:陈燕华;唐建淮;罗高玲;郭东升
关键词:鲜豌豆;品种(系);比较
-
幼龄柑橘果园间种豇豆品种试验
作者:李荣丹;农海林;陈燕华;唐建淮;罗高玲
关键词:幼龄柑橘;间种;豇豆;试验
-
34个豇豆新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公丹;罗高玲;张晓艳;朱旭;尹振功;王素华;沙爱华;王丽侠
关键词:豇豆;GGE双标图;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
-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对水稻抗逆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陈燕华;王亚梁;陈惠哲;向镜;张义凯;张玉屏
关键词: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BRs);水稻;抗逆性;生理机制
-
水稻淀粉合成对夜温变化的响应
作者:张玉屏;王军可;王亚梁;陈燕华;朱德峰;陈惠哲;向镜;张义凯;刘小军;朱艳;曹卫星
关键词:水稻;夜温变化;淀粉积累;生理特性;昼夜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