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营养盘双膜旱育秧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守斌
作者: 郭守斌;胡王仲;樊仕勇;刘万顺;黄清华;向华辉;陶天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营养盘;双膜;旱育秧
期刊名称: 中国农技推广
ISSN: 1002-381X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5 期
页码: 20-21
摘要: 水稻营养盘双膜旱育秧技术是集湿润育秧、旱育秧、营养盘育秧几种育秧方法的优点为一体的一种育秧方法,具有省秧田、省工、省时、省肥、杂草少、节约成本、安全等优点,秧苗矮壮、低位分蘖多空位少、低位分蘖成穗率高等优势,使育秧过程达到量化、优化、简化的目的,近两三年采用这种育秧方法栽培的杂交水稻在多处获得800kg以上的亩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移栽灵混防治旱育秧立枯病和提高秧苗素质的研究. 刘浩官,宋宝京. 1997
[2]土壤生态条件与水稻秧苗抗寒能力的关系研究. 蒋彭炎,洪晓富,丁茂干,聂志斌,黄祖祥,卓三头. 1999
[3]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防病壮苗效果研究. 庄春,董政权,陈宗明,杨彩云,陈川,孙春梅,纪凤高,张山泉. 2006
[4]水稻机插旱育秧与水育秧幼苗素质的比较研究. 陈川,张山泉,庄春,纪凤高,孙春梅. 2003
[5]机插秧旱育苗的特点与操作技术研究. 陈川,张山泉,庄春,纪凤高,孙春梅. 2004
[6]水稻旱育秧苗床覆盖保湿研究. 庄春,陈川,纪凤高,张山泉,孙春梅. 2004
[7]水稻塑盘旱育苗床土壤施肥量试验. 陈川,庄春,刘小兵,张山泉. 2003
[8]旱育缺锰水稻秧苗在大田生长发育特征比较研究. 张福锁,吕世华,曾祥忠. 2002
[9]寒地水稻旱育壮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孙世臣,洛育,张凤鸣,白良明,姜树坤,姜辉,王彤彤,夏天舒. 2013
[10]苗博士对旱育秧分蘖成穗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陈友订,陈荣彬,陈文丰. 2005
[11]不同节水方式对旱育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李贵勇,王云华,资月娥,夏琼梅,龙瑞平. 2013
[12]水稻旱育保姆种衣剂试验效果分析. 聂守军. 2006
[13]19%丁·扑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旱育秧田杂草研究. 孙福华,王凤芝,张晓东. 2005
[14]水稻旱秧出苗的临界土壤水分指标及土壤保湿技术. 黄祥熙,吴永祥,陈留根,李永丰,陈公翰,赵国良,毛永兴. 1992
[15]2BMSJ-12型双膜覆盖精量播种机的研制. 王士国,温浩军,颜利民,潘佛雏,王贤斐. 2008
[16]不育系繁殖育秧技术研究. 黄培英,王际凤,陈文彪,施文娟,朱速松,王成招,涂丹,张大双,彭强. 2016
[17]旱育秧水稻恶苗病防治技术及其壮秧效果研究. 庄春,陈川,纪凤高,张山泉,孙春梅,钟平. 2004
[18]不同措施对旱育秧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庄春,陈川,纪凤高,张山泉,孙春梅,钟平. 2004
[19]水稻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的特点与操作方法. 庄春,陈川,孙春梅,纪凤高,张山泉. 2005
[20]宁夏水稻旱育秧立枯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王国珍,蒋细良,沙月霞,大津善弘,郭德宝.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封闭培养架收集灵芝孢子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作者:何焕清;彭洋洋;张北壮;肖自添;林新;黄清华;周姗;李钦艳
关键词:灵芝孢子;封闭培养架;收集技术
-
广东粤北山区林下灵芝栽培模式及技术要点
作者:何焕清;彭洋洋;肖自添;黄清华;许克勇;陈郁
关键词:灵芝;林下;栽培模式;技术
-
花椒林下高效间作模式及其栽培要点
作者:代晓燕;樊仕勇;李清虎;尹学伟;鲁远源
关键词:花椒;林下间作;模式;大豆;榨菜;栽培技术
-
抗稻瘟病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Q6A的选育
作者:蒋刚;黄乾龙;李贤勇;王楚桃;何永歆;朱子超;樊仕勇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Q6A;选育
-
重庆地区直播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樊仕勇;李贤勇;鲁远源
关键词:杂交水稻;直播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
-
Q6优28在重庆垫江县“百亩连片”高产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作者:樊仕勇;李贤勇;蒋刚;张慧;张引
关键词:三系杂交稻;Q6优28;栽培技术
-
耐旱耐热水稻品种‘热粳优35’旱作栽培技术
作者:史萍;王骞;樊仕勇;李贤勇
关键词:粳稻;热粳优35;旱作;保水剂;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