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熊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种特异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安建东

作者: 安建东;黄家兴;董捷;周冰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熊蜂;火红熊蜂;分子标记;微卫星标记;磁珠富集;引物设计;种特异性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1 年 54 卷 12 期

页码: 91-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火红熊蜂Bombus pyrosoma是中国特有的熊蜂资源,在华北地区分布十分丰富,是众多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的重要传粉者。为了探究火红熊蜂的遗传结构及其进化关系,首次开展了该种熊蜂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种特异性研究。本研究采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分离法从火红熊蜂基因组中筛选微卫星标记,并选取黑熊蜂亚属Melanobombus其他7种熊蜂进行了这些标记的种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探针与磁珠杂交产生的微卫星标记阳性克隆率存在很大差异,TC探针的微卫星阳性克隆率最高为82%;TG探针次之,为28%;AT和GC探针分离未获得微卫星标记克隆。根据获得的阳性克隆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筛选验证,共获得31对熊蜂微卫星序列特异性引物。微卫星标记分析发现,完美型(perfect)18个,占58.1%;非完美型(imperfect)10个,占32.3%;混合完美型(compoundperfect)1个,占3.2%;混合非完美型(compound imperfect)2个,占6.4%。不同探针的微卫星核心序列重复数不同,TC探针和TG探针的微卫星核心序列最高重复数分别为28和15个,最低重复数分别为7和11个。利用所获得的31对微卫星引物对黑熊蜂亚属其他7种熊蜂进行检测,有26对引物可以扩增所测试的7种熊蜂,其他5对引物只能扩增部分熊蜂种类,其中BPM5是火红熊蜂种特异性引物。本研究从火红熊蜂基因组中筛选的微卫星标记,不仅可用于火红熊蜂的遗传结构、分子进化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可进一步用于黑熊蜂亚属其他种群的遗传特性分析。

分类号: Q963

  • 相关文献

[1]磁珠富集法开发长臀鮠微卫星分子标记. 孔杰,蒋晓红,周洲,张竹青,周路,李道友. 2016

[2]一种大白菜新型甘蓝型油菜CMS快速鉴定方法及应用. 刘晓东,李海山,孟川,王玉海,吴芳,牟金贵,马俊贤,王明秋. 2020

[3]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靶区域扩增多态性:一种基于MITE的分子标记方法在水稻及其他植物上的应用. 马忠友,苏京平,孙林静,刘学军,王春敏,王胜军,曾斌,梁永书,闫双勇. 2007

[4]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5]应用SSR分子标记鉴定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及其纯度. 张展,熊易平,袁隆平. 2005

[6]花生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陈四龙,李玉荣,徐桂真,程增书. 2007

[7]山西省火红熊蜂生物学特性观察. 马卫华,祁海萍,张云毅,刘耀明,邵有全. 2011

[8]我国植物线虫病害发生趋势及控制对策. . 2002

[9]中国发现绵羊泰勒虫. 李有全,刘志杰,关贵全,马米玲,刘爱红,任巧云,罗建勋,殷宏. 2011

[10]沙拐枣SSR位点开发与分子标记及抗旱基因BADH研究. 张茜,王春梅. 2009

[11]合浦珠母贝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油九菊,范嗣刚,黄桂菊,郝博飞,陈飞飞,喻达辉. 2015

[12]基因组微卫星DNA位点的分离方法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李莉好,喻达辉. 2006

[13]高效中华绒蟹微卫星文库的构建及其七个位点的特征分析. 朱泽远,顾洪如,施用晖,乐国伟. 2008

[14]用磁珠富集法从AFLP片段中分离鹅微卫星DNA标记. 屠云洁,陈宽维,章双杰,汤青萍,高玉时. 2005

[15]磁珠富集法筛选虾夷扇贝微卫星序列. 赵莹莹,朱晓琛,孙效文,梁利群. 2006

[16]团头鲂微卫星标记的快速制备. 李绍戊,常玉梅,梁利群,孙效文. 2006

[17]利用磁珠富集马铃薯BAC文库中NBS-LRR类晚疫病抗性基因. 徐建飞,金黎平,庞万福,卞春松,段绍光,刘杰,黄三文,屈冬玉. 2011

[18]磁珠富集法制备大口鲶的微卫星分子标记. 全迎春,孙效文,刘伟,梁利群,鲁翠云. 2006

[19]磁珠富集法分离草鱼微卫星分子标记. 孙效文,鲁翠云,梁利群. 2005

[20]磁珠富集法与小片段克隆法筛选鲤微卫星的比较研究. 孙效文,贾智英,魏东旺,鲁翠云,梁利群.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