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稻、麦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立勇

作者: 谢立勇;林而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小麦;品质;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候变化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07 年 18 卷 03 期

页码: 659-6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物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大气中CO2浓度增高将对作物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别从蛋白质与氮含量、微量元素以及其他品质性状等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CO2浓度增高对水稻、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强调了该领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研究的重点内容及主要方向.主要包括:大气中CO2浓度增高对水稻、小麦品质的直接影响及品种间的差异;大气中CO2浓度增高及其与其它气候因子协同作用对水稻、小麦品质的综合影响及其指标量化;大气中CO2浓度增高及气候变化对水稻、小麦品质形成过程的影响机理;适应CO2浓度增高的水稻、小麦品质改良育种的方向与策略;适应CO2浓度增高的水稻、小麦品质改良的综合生产技术体系和分子标记及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小麦品质改良育种方面的应用.

分类号: S511`S512.1

  • 相关文献

[1]作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李彦生,金剑,刘晓冰. 2020

[2]齐穗后遮阴时长对西北稻区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邓艾兴,李歌星,吕玉平,刘猷红,孟英,张俊,张卫建. 2023

[3]气候变暖对我国水稻生产的综合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张卫建,陈长青,江瑜,张俊,钱浩宇. 2020

[4]全生育期二氧化碳与温度处理对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初报. 谢立勇,林而达,孙芳,赵海燕. 2006

[5]气候变化与和田附近地区粮食生产的研究. 李丽,叶凯,马雪芹. 2000

[6]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麦播期和越冬的影响.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李向东,张德奇,程芳芳. 2011

[7]黄淮海北片模拟增加和降低温度对麦田地温、水分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靖华,马爱平,亢秀丽,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2020

[8]基于碳足迹角度的中国小麦生产可持续性评价. 王钰乔,赵鑫,王兴,刘胜利,刘洋,张海林. 2018

[9]气候变化下我国小麦产量变化区域模拟研究. 熊伟,居辉,许吟隆,林而达. 2006

[10]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 居辉,熊伟,许吟隆,林而达. 2005

[11]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户技术选择——基于安徽省小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姚升. 2015

[12]气候变化对临沂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措施研究. 袁静,许吟隆. 2008

[13]黄淮小麦农艺性状进化及对产量性状调控机理的分析. 张丽英,张正斌,徐萍,卫云宗,刘新江. 2014

[14]中国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 孙芳,杨修,林而达,居辉,熊伟. 2005

[15]基于CERES模型的临沂小麦生产的适应措施研究. 袁静,许吟隆. 2008

[16]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品种调整趋势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陈金华,李玮,张向前,赵竹,肖扬书. 2014

[17]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展望. 韩文炎,李鑫,颜鹏,张丽平,张兰. 2020

[18]近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东北品种大豆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王春雨,谢志煌,李彦生,金剑,王光华,房蕊,范国权,刘晓冰. 2019

[19]气候变化对大豆影响的研究进展. 郝兴宇,韩雪,居煇,林而达. 2010

[20]气候变化背景下播期对东北春玉米资源利用、 生育进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孔庆伟,张书萍.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