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方式对鸡肉制品不同部位脂质氧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东娜

作者: 谢东娜;王道营;闫征;诸永志;王咏梅;陈本生;徐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鸡肉;加热方式;脂质组成;脂质氧化;过氧化值;丙二醛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ISSN: 2095-6002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29-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鸡肉制品在不同加热方式及冷藏期间的氧化情况,选取黄羽肉鸡的胸肉、腿肉、皮下脂肪为原料,对比3个部位脂肪含量和脂质组成;整鸡分别进行微波、烤制、煮制、蒸制处理,检测其初级代谢产物过氧化值与次级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中性脂肪含量在皮下脂肪中含量较高,与腿部、胸部存在明显差异,与磷脂分布规律相反;腿部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加工与冷藏显著增加各部位丙二醛的含量。储藏4 d,各部位过氧化值先上升后下降,煮制后的胸部、腿部与皮下脂肪氧化速度最快,腿部在烤制后丙二醛增长速度最慢,各加热方式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

分类号: TS251.55

  • 相关文献

[1]即食虾干加工过程脂质变化研究. 王善宇,刘鑫,曹荣,王灵昭,杜云建. 2021

[2]虾皮酱加工过程中脂质氧化及抗氧化研究. 卢逸夫,王灵昭,钱亮亮,高文清,曹荣. 2023

[3]单体抗氧化剂和复合抗氧化剂对猪浓缩料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隋雁南,任云华,罗阳,羊慧,薛敏,秦法坤,闫俊书,周维仁. 2022

[4]不同抗氧化剂对米糠毛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阮剑均,宦海琳,闫俊书,杜银峰,周维仁,田光洪,贾代汉,薛永峰. 2013

[5]不同体长南极磷虾的脂质组成差异分析. 李雅婷,刘小芳,姜维,王新良,应一平,冷凯良. 2022

[6]不同干燥方式对仿刺参性腺脂质、营养价值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王天雪,刘淇,赵玲,孙慧慧,高昕,曹荣. 2024

[7]大中型沼气工程不同加热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蒲小东,邓良伟,尹勇,宋立,王智勇. 2010

[8]窝箱不同加热方式与仔貂成活关系的研究. 钟伟,赵靖波,刘栢阳,刘晗璐,孙伟丽,常忠娟,李光玉. 2011

[9]SPF鸡育雏期加热方式的选择. 张伟,于海波,杨鸣发,王园园,李昌文,夏长友. 2024

[10]脂质体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 田蒙蒙,李娜,魏富强,卢筠梦,韩剑众,刘玮琳. 2016

[11]HS-SPME-GC-MS分析大蒜水提取物对罗非鱼肉腥味的影响. 吴静,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陈胜军,吴燕燕,林婉玲. 2019

[12]咸蛋腌制添加抗氧化剂改善蛋黄的内质特性. 孙静,杜金平,杨华,向俊,胡天平. 2021

[13]牛肉肌红蛋白提纯及其协同脂质氧化效应分析. 郑娅,胡生海,何元翔,王佳妮. 2019

[14]酸性腌制助剂腌制咸鸭蛋效果研究. 孙静,杜金平,杨华,向俊,胡天平. 2021

[15]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肉制品中4种羟基十八碳二烯酸异构体的含量. 刘婷,熊强,耿志明,徐为民. 2021

[16]传统咸肉加工过程中羟基十八碳二烯酸的变化及其与脂肪氧化的关系. 刘裕,徐佳美,李金玲,李鹏鹏,马晶晶,耿志明,王道营,徐为民. 2023

[17]果蔬复合改质剂浸渍对不同热加工方式下牛肉品质的影响. 于豪杰,高晓光,冯随,刘晓畅,孙宝忠,牟德华,谢鹏,雷元华,时若栋,魏秀卿,张松山. 2021

[18]贮藏条件对南极磷虾粉脂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刘小芳,刘建志,唐一新,祝春英,苗钧魁,冷凯良. 2019

[19]不同储藏条件下长白猪肌肉pH、糖原、乳酸及TBA的变化及相关关系. 郭建凤,武英,王继英,呼红梅,张印,蔺海朝,王诚. 2011

[20]猪骨蛋白酶解物对冷藏大黄鱼肌肉脂质氧化的影响. 唐宏刚,肖朝耿,陈黎洪.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