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武生

作者: 蒋武生;原玉香;张晓伟;耿建峰;韩永平;高睦枪;栗根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率;小孢子胚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5 年 20 卷 06 期

页码: 38-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对提高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和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个大白菜品种(品系)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有21个品种诱导出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极大,每花蕾产胚在0.1~14.66个之间。比较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和激素的NLN培养基的培养效果,以NLN+13%蔗糖的效果较好。接种后,小孢子在33℃高温预处理24~48 h,产胚量较高。B5+6-BA 0.2 mg/L+3%蔗糖+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活性炭和振荡培养对提高大白菜胚诱导率的影响. 蒋武生,姚秋菊,张晓伟,原玉香,耿建峰. 2008

[2]提高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频率的研究. 田保明,蒋武生,张晓伟,原玉香,耿建峰,曹刚强,韩永平,赵珍,廉玉利. 2007

[3]活性炭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蒋武生,张晓伟,姚秋菊,原玉香,耿建峰. 2008

[4]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若干因素的研究. 王秀英,巫东堂,赵军良,李改珍,赵俊,郭尚,郭瑞锋,崔桂梅. 2009

[5]小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 李光威,兰素缺,孙宝启. 2001

[6]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 赵大芹,潘业勤,陶莲,张朝君. 2008

[7]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最新研究进展. 李维薇,蔺忠龙,白现广,吕广磊,程在全. 2009

[8]青麻叶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及新品种选育. 赵冰,闻凤英,王玉龙,宋连久,刘晓晖,张斌. 2005

[9]高温预处理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效果(简报). 栗根义,高睦枪,赵秀山. 1993

[10]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 栗根义,高睦枪,赵秀山. 1993

[11]大白菜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比较研究. 胡齐赞,龚亚明,韦顺恋,曹家树,毛伟海. 2007

[12]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抗热大白菜新品种‘豫园50’. 耿建峰,原玉香,张晓伟,蒋武生,陈晓,高睦枪,栗根义. 2002

[13]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育成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新5号’. 耿建峰,原玉香,张晓伟,蒋武生,韩永平,高睦枪,栗根义. 2003

[14]基因型和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曹鸣庆,李岩,刘凡. 1993

[15]大白菜新品种‘豫新1号’. 张晓伟,原玉香,耿建峰,蒋武生,韩永平,高睦枪. 2004

[16]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育成的优质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12号’. 高睦枪,张晓伟,耿建峰,原玉香,蒋武生,韩永平,栗根义. 2001

[17]耐热大白菜豫早1号(豫白1号)的选育. 张晓伟,耿建峰,原玉香,蒋武生,徐小利,高睦枪,栗根义. 2002

[18]游离小孢子培养育成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新58’. 姚秋菊,蒋武生,原玉香,耿建峰,张晓伟,王志勇. 2008

[19]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高效体系的研究. 李菲,张淑江,章时蕃,张慧,孙日飞,张振贤. 2014

[20]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王秀英.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