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小丹

作者: 蔡立湘;鲁艳红;谢坚;廖育林;郑圣先;聂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土壤质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12 期

页码: 283-2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目的】以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浓度的KMnO4(33、167、333mmol/L)氧化法测定土壤高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3部分含量。【结果】研究表明:红壤性水稻土中的活性有机质以中活性有机质为主。连续种植25a水稻后,CK处理的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降低,CMI(碳库管理指数)下降。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组分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均有所增加,CMI以NPK+RS处理上升最大,NK处理最小。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和CMI的增幅大于土壤总有机质的增幅,水稻产量与CMI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长期化肥与有机肥、稻草配合施用能明显增加红壤水稻土活性有机质组分和水稻产量。CMI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指标。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猪粪沼液施用对麦稻轮作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孙国峰,周炜,陈留根,何加骏,盛婧,郑建初. 2012

[2]有机类肥料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龚雪蛟,秦琳,刘飞,刘东娜,马伟伟,张厅,刘晓,罗凡. 2020

[3]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影响. 汪吉东,张永春,俞美香,沈明星,许仙菊. 2007

[4]有机物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张玉军,董士刚,刘世亮,姜桂英,张弘,李影,郭斗斗,黄绍敏,申凤敏. 2018

[5]不同量秸秆机械化还田对稻麦产量及土壤碳活性的影响. 张永春,汪吉东,聂国书,丁汉平,孙丽,许仙菊,王志明. 2008

[6]长期施肥下黑土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研究. 何翠翠,王立刚,王迎春,张文,杨晓辉. 2015

[7]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活性有机质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 徐明岗,于荣,王伯仁. 2006

[8]施用化肥对砂姜黑土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姜涛,陈欢,杜世州,赵竹,曹承富. 2014

[9]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 徐明岗,于荣,王伯仁. 2000

[10]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变化与碳库管理指数. 徐明岗,于荣,王伯仁. 2004

[11]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潘剑玲,代万安,尚占环,郭瑞英. 2013

[12]应用耕作指数评价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张明园,孙国峰,汤文光,陈阜,张海林. 2011

[13]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柳燕兰,宋尚有,郝明德. 2012

[14]沼液化肥配施对红壤旱地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何园球. 2016

[15]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罗尊长,李明德,张杨珠,曾希柏. 2009

[16]贵州3种香气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与有机氮的含量特征. 罗益,秦松,胡岗,张恒,石俊雄,范成五. 2017

[17]平菇栽培废料等有机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申进文,沈阿林,张玉亭,霍云凤. 2007

[18]长期施肥对黑土活性有机质、pH值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 2014

[19]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徐明岗,于荣,孙小凤,刘骅,王伯仁,李菊梅. 2006

[20]活性有机质测定方法比较及灰漠土碳调控指标. 刘骅,于荣,罗广华,王讲利.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