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毒力及对其运动和摄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大帆

作者: 丁中;刘建喜;袁涛;彭德良;黄文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溴氰菊酯;毒力;运动;摄食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311-31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药液浸渍法、沙柱法以及与荧光染料Cy3共孵育的方法,以丙溴磷、克百威和阿维菌素为对照药剂,测定了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的毒力以及对其运动扩散和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具有一定的杀灭活性,其LC_(50)值为459.8 mg/L,活性低于丙溴磷(159.9 mg/L)、克百威(331.9 mg/L)和阿维菌素(257.3 mg/L);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运动扩散的抑制作用IC_(50)值为3.1 mg/L,其活性低于阿维菌素(0.8 mg/L),但高于丙溴磷(8.3 mg/L)和克百威(16.1 mg/L)。当丙溴磷和克百威质量浓度分别低至0.6和40 mg/L时,可刺激90%以上的线虫摄食;当丙溴磷和克百威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360和300 mg/L时,可抑制全部线虫的摄食;溴氰菊酯与阿维菌素则对线虫的摄食无刺激作用;用10 mg/L的丙溴磷处理线虫2 h后再分别用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处理,发现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20和200 mg/L时可抑制全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摄食。研究表明,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具有较高的活性,其在线虫防治领域的开发应用潜力较好。

分类号: S435.32

  • 相关文献

[1]合浦珠母贝幼虫变态中的形态、器官变化及运动与摄食观察. 邓正华,林先鑫,陈明强,李有宁,赵旺,于刚,刘芊,黄桂菊,王雨. 2019

[2]珠母贝幼虫运动、自然沉降及摄食行为. 邓正华,李海梅,张博,苏家齐,刘宝锁,范嗣刚,周凤,吴开畅,喻达辉. 2018

[3]溴氰菊酯·吡虫啉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联合作用. 胡本进,李昌春,石立,周子燕,张莹莹,段劲生. 2009

[4]青木香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肠段运动的影响. 张献新,张明军,王子元,刘晒玲,王皓宇,宋吉双. 2017

[5]温度和溶解氧对仿刺参存活、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周晓梦,张秀梅,李文涛. 2018

[6]基于DEM-CFD两种早稻品种圆筒筛清选过程的运动分析. 肖星星,李骅,吴崇友,齐新丹,胡童. 2018

[7]核仁及其在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 夏丹萍,燕飞,陈剑平. 2014

[8]非洲猪瘟疫情后时代背景下母猪精准饲养关键技术. 赵金波,高圣玥,宋岩,王佳辉,唐玲玲,张智慧,李伟,赵文江. 2021

[9]水平摘锭运动轨迹的分析. 刘向新,周亚立,翟超,闫向辉,李生军. 2013

[10]烟碱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研究. 侯小东,蔺新英,张怀宝,杜咏梅,姜迎. 2014

[11]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维持健康体重. 徐海泉,孙君茂,马冠生. 2018

[12]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侵入甘薯部位以及在植株内的种群动态. 漆永红,李秀花,马娟,李敏权,陈书龙. 2008

[13]甘薯茎线虫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Dd-eng-1b)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彭德良,黄文坤. 2009

[14]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特异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彭德良,杨玉文,何月秋. 2008

[15]低剂量杀线虫剂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三个热激蛋白70mRNA表达的影响. 何旭峰,彭德良,黄文坤,刘建喜,丁中. 2015

[16]马铃薯腐烂茎线虫CRT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彭德良,黄文坤,彭焕,龙海波. 2012

[17]马铃薯腐烂茎线虫L型半胱氨酸蛋白酶新基因(Dd-cpl-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彭德良,孙建华,黄文坤,彭焕,龙海波. 2011

[18]生态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遗传变异的影响. 何旭峰,丁中,彭德良. 2011

[19]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d-mel-26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高波,马娟,李秀花,李焦生,王容燕,陈书龙. 2021

[20]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何旭峰,丁中,彭德良.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