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秆大豆突变体叶片和豆荚生理特性的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苍晶

作者: 苍晶;李茫雪;张达;王豫颖;杨阳;郝再彬;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矮秆突变体;叶片;豆荚;生理特性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7 年 21 卷 06 期

页码: 30-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经NaN3诱变获得大豆矮秆突变体HK808,对其豆荚和叶片生理特性及其与原品种"东农42"的比较研究表明:HK808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低,但叶绿素a/b比值变化不大;豆荚的叶绿素含量较其对应叶片的含量低,且野生型的含量略高于突变体。开花结荚后突变体叶片蛋白质含量、SOD活性逐渐升高,脯氨酸含量下降,且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都低于东农42;突变体的SOD活性高于东农42;野生型的MDA含量在鼓粒期以后增高,即结荚后期突变体叶片防御自由基伤害能力强。豆荚的蛋白质、脯氨酸含量都与叶片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即前者不断增加,后者不断下降,且豆荚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都低于叶片;HK808豆荚的蛋白质含量比其野生型高。豆荚的MDA含量比叶片低,且东农42豆荚的MDA含量略高于HK808,豆荚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比东农42叶片的活性高,表明豆荚的抗氧化能力比东农42的叶片强。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矮秆大豆突变体叶片和豆荚与衰老相关的生理特性初步分析. 杨阳,苍晶,张达,王豫颖,郝再彬,邱丽娟. 2007

[2]大豆不同品种豆荚细胞组织结构与抗食心虫关系的研究. 张智勇,齐冰洁,张玉金. 2007

[3]高光效大豆品种豆荚解剖学特性. 张桂茹,杜维广,满为群,栾晓燕,陈怡,王学东,李桂芹,桂明珠,戈巧英,郝乃斌,李卫华. 2002

[4]大豆豆荚光合作用结构体系的观察. 栾晓燕,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李桂琴,王学东,戈巧英,郝乃斌,桂明珠,陈怡. 2003

[5]矮秆大豆突变体HK808结荚期的生理生态特性. 苍晶,于龙凤,张达,于晶,郝再彬,邱丽娟. 2007

[6]两优培九及其父本扬稻6号抽穗后叶片与根系衰老特点的研究. 薛艳凤,郎有忠,吕川根,张洪熙,朱庆森,杨建昌,邹江石. 2008

[7]施锌和遮阴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王亚宁,李国平,余辉. 2018

[8]遮荫对橡胶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高强,徐麟,张学超,王莉,严青青,张龑,古丽米拉·艾克拜尔,聂秋海. 2020

[9]黄萎病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海娜,王广恩,金卫平,杜华婷,陈文雪,崔淑芳,李俊兰. 2011

[10]鲍尔斯黄金薹草和奶油玉带草的叶片结构与生理特性研究. 许红娟,张朝君,杨澜,杜致辉,黄贵川,陈之林. 2024

[11]大豆霜霉病的识剐与防治技术. 尚慧,段永生,牛建光,王志国,张冬丽,楼大伟. 2007

[12]吉林省82年来育成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叶片部分生理特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赵洪祥,徐克章,杨光宇,杨春明,边少锋,陆静梅. 2008

[13]干旱条件下大豆叶片性状分析. 张振宇. 2011

[14]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性状的演变. 郑洪兵,王喜华,邓川,徐克章,刘武仁,郑金玉,赵洪祥,李大勇,杨光宇,陆静梅. 2008

[15]初花期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AsA-GSH循环的损伤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 王诗雅,郑殿峰,项洪涛,冯乃杰,刘雅,刘美玲,靳丹,牟保民. 2021

[16]代表性春大豆种质资源叶片蔗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象然,张大勇,郑伟,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孙长恒,吴雨恒. 2024

[17]大豆收获籽粒兼采叶饲用研究——Ⅰ、采叶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影响. 黄建斌,何元农,罗湘媛. 1989

[18]大豆叶片可溶性糖代谢动态变化与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马春梅,郭海龙,龚振平,徐瑶,魏丹. 2012

[19]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谱的特征分析. 申晓慧,张敬涛,姜成,宋英博. 2009

[20]不同光合特性大豆叶的比较解剖研究. 张桂茹,杜维广,满为群,李桂芹,桂明珠,王学东,戈巧英,郝乃斌.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