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香型常规稻新品种'万泰香占'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梅

作者: 唐梅;孙富;陆建康;卢宏琮;王强;何聪;江洪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味;常规稻;万泰香占;选育;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514-15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育优质香型常规稻新品种供生产应用,研究该品种与其亲本的遗传相似性,为今后亲本的育种选择提供参考。以‘泰国丝苗’为母本、‘田东香’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万泰香占’,于2017年与2018年参加广西恒茂联合体区试广西桂南稻作区晚籼组试验中的区域试验并于2018年同步进行了生产试验。利用香味基因Badh2-E7标记对‘万泰香占’及其亲本进行检测;利用48对SSR引物对‘万泰香占’及其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54.89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深两优5814’减产5.90%;2018年生产试验的产量为462.09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减产2.92%。稻米品质达部标二等。202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20130号)。‘万泰香占’和‘田东香’含有Badh2-E7香味基因,而‘泰国丝苗’未含有Badh2-E7香味基因。‘万泰香占’与‘泰国丝苗’、‘田东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47 5、0.756 8。优质香型常规稻新品种‘万泰香占’分蘖力强,米粒细长,饭味浓香适口,适宜在桂南、桂中北作早、晚稻种植。‘万泰香占’具有香味及亲缘关系更倾向于父本‘田东香’。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五优稻4号水稻香味的遗传分析与SSR分子标记筛选. 刘海英,杨忠良,刘会,冷春旭,吴立成,徐振华,于艳敏,来永才. 2021

[2]水稻粤丰B的香味遗传分析与SSR标记定位. 李金华,王丰,柳武革,金素娟,刘宜柏. 2006

[3]香型优质杂交稻'渝香203'香味基因遗传分析. 刘强明,张现伟,唐永群,肖人鹏,段秀建,张巫军,姚雄,文明,李经勇. 2021

[4]小粒香型优质常规稻松雅17的选育. 闵军,刘利成,刘三雄,胡敏,黎用朝,王政卿. 2022

[5]高产常规稻新品种粤特13的选育. 陈粤汉,廖耀平,何秀英,陈钊明,程永盛. 2011

[6]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粤广丝苗的选育与应用. 廖耀平,何秀英,陈钊明,程永盛,陈粤汉. 2009

[7]高产抗病常规稻新品种绿金占1号选育及应用. 唐清杰,严小微,王惠艰,翟李楠,林义开,邢福能. 2022

[8]优质三系香稻不育系朝1A的选育. 刘三雄,黎用朝,刘利成,闵军,李小湘,胡敏,黄海明. 2020

[9]高产香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长香优8688的选育. 罗永明,曾吉珍,何丽群,奉志高,杨名通,李梅,黄金艳,黄桂荣,杨经良,王威豪. 2022

[10]优质香型常规水稻新品种万香九九的选育. 罗永明,何丽群,奉志高,曾吉珍,李梅,黄桂荣,杨经良,王威豪. 2023

[11]抗稻瘟病籼型香稻不育系扬籼7A的选育与应用. 王志平,李爱宏,肖宁,李育红,刘广青,戴正元,左示敏. 2024

[12]优质香型杂交中籼新组合渝香优8159. 刘强明,肖人鹏,文明,张巫军,段秀建,张现伟,姚雄,唐永群,李经勇. 2021

[13]浓香型优质抗病三系不育系神农2A的选育. 朱子超,李贤勇,王楚桃,何永歆,蒋刚,欧阳杰,黄乾龙,郭爽,管玉圣. 2019

[14]玉米叶夹角突变体FU1603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寇思荣. 2019

[15]棉花新恢复系64R的选育及遗传研究. 潘转霞,朱永红,夏芝,刘巷禄,赵俊侠,石跃进. 2014

[16]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选育、遗传分析及应用. 焦仁海,刘成元,黄威,代秀云,刘兴二,仲义,夏远峰,蔡鑫茹,刘俊,吴凤新. 2023

[17]桂中地区常规优质稻主栽品种比较试验. . 2011

[18]湖南省晚稻品种区试结果分析. 付黎明,李瑞蓉. 2000

[19]广西常规稻与杂交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比较分析. 吴艳艳,范大泳. 2011

[20]氧传感技术在处理后常规稻种子活力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陈荣俊,赵光武,曹栋栋,阮关海,陈合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