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苹果组培外植体褐化控制与不定芽诱导方法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春晖

作者: 宋春晖;谢贝阳;董志丹;郑先波;李娟;宋尚伟;王苗苗;焦健;白团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苹果;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化;不定芽诱导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0 年 18 卷 016 期

页码: 5459-54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褐变是制约木本果树离体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探讨苹果离体再生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外植体褐化问题,对苹果高效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柱状苹果'润太一号'为试材,研究了遮光时间(0,7d,14d)、消毒时间(6 min,7 min,8 min,9 min)、茎段长度和防褐化剂对外植体褐化率的影响,并用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进行诱导.结果 表明,外植体的褐化率随遮光时间增加而有所降低,但外植体的生长势变弱,以遮光7d的材料为宜,褐化率为25%.不同腋芽个数对褐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褐化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的消毒时间为8 min,褐化率为23.33%.不同防褐化剂处理的结果发现以培养基中加入1 00 mg/L Cef褐化率最低.不定芽诱导的结果发现,不定芽诱导率随诱导天数增加而增加,以诱导50 d效果较好,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5 mg/L NAA.本研究结果可为柱状苹果高效再生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东方杉不定芽的高频率分化研究. 周音,张智奇,刘金鹏,顾佳清,张建军,沈烈英,竺唯杰,潘士华,叶增基,王军,唐雪元,沈根华. 2004

[2]苹果矮化砧木组织培养及脱病毒技术. 杨艳敏,魏永祥,刘成,张舵,王兴东,刘友春. 2016

[3]提高苹果试管苗生根效应的研究. 刘沛镇,何水涛,韩礼星,王继世. 1991

[4]包埋干燥超低温保存苹果离体茎类. 赵艳华,周明德. 1998

[5]昌红苹果离体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吴雅琴,赵艳华,李春敏. 2006

[6]γ-射线对苹果和梨离体叶片不定梢再生及芽生长的影响. 孙清荣,李林光,樊圣华,刘鹏,杨建明. 2004

[7]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苹果组培上的应用. 杜学梅,李登科. 2002

[8]苹果组织培养研究简报. 林泰碧,徐碧玲. 1988

[9]生物技术在苹果育种中的应用. 李学营,鄢新民,王献革,冯建忠. 2009

[10]苹果离体叶片植株再生研究进展. 郝红梅,田义,丛佩华,杨振英. 2011

[11]黑果构杞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樊光辉,马梦茹. 2021

[12]火龙果成年植株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快繁体系建立. 邓仁菊,范建新,王永清,刘涛,金吉芬,彭志军. 2019

[13]不同制剂对茖葱种子发芽和直接分化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张丽娟,曲继松,朱倩楠,李堃. 2018

[14]三种基因型羽衣甘蓝筛选适合叶绿体转化材料. 平璐,顾德峰,韦正乙,仲晓芳,林春晶,邢少辰,王云鹏. 2016

[15]杏胚珠培养及幼胚子叶不定芽诱导研究. 楚宗丽,王力荣,朱更瑞,冯义彬,方伟超. 2007

[16]不同草莓品种无菌苗增殖及不定芽诱导的研究. 张立磊,李桂荣,张浩,金万梅. 2018

[17]芝麻子叶不定芽诱导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安建伟,王月华,卫双玲,郭旺珍,张海洋. 2011

[18]早梨18号叶片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李海云,王中伟,邢少辰,马瑞,董英山. 2008

[19]甜瓜遗传转化技术的优化及DRs类基因的应用. 万丽丽,王转茸,汤谧,张学军,任俭,曾红霞,张娜,孙玉宏,朱志坤. 2023

[20]硝酸银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木薯遗传转化的影响. 郭运玲,尹奇,孔华,黄启星,左娇,贺立卡,郭安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