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高糖甘蔗品种云引4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俊
作者: 赵俊;吴才文;陈学宽;赵培方;刘家勇;夏红明;李复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云引4号;引种;选育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2 年 001 期
页码: 112-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云引4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2000年从澳大利亚引进,通过多年的适应性研究、试验筛选而出的中晚熟高产高糖品种,该品种新宿萌芽、分蘖皆好,有效茎多,丰产性突出.经国家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云引4号平均蔗茎产量106.86 t/hm2,比新台糖10号( ck1)增产8.11%,比新台糖16号或闽糖70-611( ck2)增产18.78%;11月至次年2月平均糖分14.98%,峰值可达16.5%以上;含糖量达15.63t/hm2,分别比ck1、ck2增产9.0%和16.04%;适应性较广,在云南、广西、广东等气候类型相近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地均可种植.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高产髙糖甘蔗品种云引4号的选育. 赵俊,吴才文,陈学宽,赵培方,刘家勇,夏红明,李复琴. 2012
[2]甘蔗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初报. 雷石富. 2011
[3]国外甘蔗新品种Q190引进试种表现. 游建华,陈引芝,许树宁,农定产. 2009
[4]甘蔗新台糖16号品种的引种和示范推广. 林一心,潘世明,戴艺民,陈庭俊,李海明. 2003
[5]几个国外甘蔗引进种的试验表现及利用价值分析. 吴才文,范源洪,杨洪昌,刘家勇,陈学宽,王建光. 2003
[6]甘蔗ROC22广西引种10年效果分析. . 2008
[7]31个国外甘蔗引进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 刘家勇,范源洪,杨洪昌,赵俊,赵培方,吴才文,陈学宽. 2006
[8]新台糖22号甘蔗新品种在海南的引种与推广. 阚丽艳,谢贵水,何根元,符凤梅. 2009
[9]青海地区国外灌木树种引进研究. 王志涛. 2004
[10]“三北”地区国外灌木树种引进. 朱春云,赵越,郭文辉. 2003
[11]草地早熟禾的选育研究与利用. 孙海莲,额木和,阿拉塔,哈斯其其格,贾明. 2010
[12]美棉在中国的引种与发展. 汪志国,王思明. 2006
[13]我国刺槐遗传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荀守华,乔玉玲,张江涛,张丽君,白,金,窦永琴. 2009
[14]草地早熟禾的选育研究与利用. 孙海莲,额木和,阿拉塔,哈斯其其格,贾明. 2001
[15]甘蔗品种桂引9号的选育及应用. 朱秋珍,何红. 2010
[16]贵州甘蔗选育工作滞后的原因与建议. 雷朝云. 2010
[17]大茎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的选育. 王伦旺,李廷化,唐仕云,李翔,黄海荣,经艳,谭芳,邓宇驰. 2013
[18]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南亚08336的选育研究. 马文清,郭强,闭德金,唐利球,秦昌鲜,彭崇,施泽升,何洪良. 2021
[19]强宿根性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的选育. 谭裕模,谭芳,王伦旺,杨荣仲,刘晓静. 2011
[20]早熟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桂糖30的选育. 谭裕模,谭芳,王伦旺,杨荣仲,黄家雍,刘海斌,唐仕云,李翔,黄海荣,经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7个澳洲坚果主栽品种果仁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分析
作者:段敏仙;张碧蓉;杨帆;李雪佳;史文斌;闫素云;唐少平;赵俊;周先艳
关键词:澳洲坚果;果仁;脂肪酸;分析方法
-
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后代的抗倒伏性评价
作者:俞华先;安汝东;桃联安;经艳芬;郎荣斌;边芯;张钰;刘新龙;刘家勇;赵丽萍;刘洪博;张革民;张保青
关键词:大茎野生种;南涧果蔗;抗倒伏;农艺性状
-
高产抗逆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的选育
作者:任生林;覃伟;陈学宽;黄应昆;姚丽;张静;吴才文;刘家勇;赵培方;赵勇;昝逢刚;夏红明;赵丽萍;赵俊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抗逆性;选育
-
高糖新品种云蔗1640花叶病原的检测与脱毒种苗生产
作者:吴转娣;赵培方;杨洪昌;昝逢刚;覃伟;杨立凡;郭家文
关键词:甘蔗;’云蔗1640’;花叶病;脱毒种苗;种苗繁育与推广
-
云南省元江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恢复性发展对策
作者:郑美英;陈永春;赵俊;杨坤;张燕艳;白亚东;李俊;李江健;赵兴东
关键词:蔗糖产业;生产现状;发展对策;经营模式转变;云南省元江县
-
强宿根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的选育与评价
作者:张静;杨昆;吴才文;赵培方;夏红明;昝逢刚;姚丽;覃伟;赵丽萍;陈学宽;刘家勇;赵俊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强宿根;选育
-
芝麻蒴果光合作用对粒重形成相关性状的贡献率分析
作者:赵俊;段先琴;陈艳妮;汪文倩;曾袁琳珺;危文亮;孙建
关键词:芝麻;蒴果;光合贡献率;粒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