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蚜虫对吡虫啉和双丙环虫酯的敏感度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新新

作者: 刘新新;吴萌萌;薛丽;王甦;郭晓军;肖达;徐庆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园;桃蚜;桃粉蚜;吡虫啉;双丙环虫酯;敏感度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4 年 41 卷 009 期

页码: 1836-18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评估桃蚜Myzus persicae和桃粉蚜Hyalopterus amygdali种群对两种常用杀虫剂吡虫啉和双丙环虫酯的敏感性。【方法】2022年和2023年在我国不同桃产区桃园采集桃蚜和桃粉蚜种群,利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两种蚜虫的毒力水平。【结果】2022年监测结果表明,浙江省嘉兴市的桃蚜种群对吡虫啉最敏感,LC50为0.222 mg·L-1,相比之下,河北省秦皇岛市、陕西省西安市和甘肃省兰州市的桃蚜种群表现出较低敏感性。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的桃蚜种群对吡虫啉最敏感,LC50为1.574 mg·L-1。对比两年的监测数据发现,山东省青岛市桃蚜对吡虫啉的敏感度变化不大,陕西省咸阳市桃蚜种群显示出对吡虫啉的敏感度降低的趋势。对于双丙环虫酯,2022年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桃蚜种群对双丙环虫酯最敏感,LC50为0.011 mg·L-1。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的桃蚜种群对双丙环虫酯最敏感,LC50为0.159 mg·L-1。对比分析发现,甘肃省兰州市的桃蚜种群对双丙环虫酯的敏感度呈增加趋势。桃粉蚜的监测结果表明:云南省昆明市的桃粉蚜种群对吡虫啉和双丙环虫酯均表现出最高的敏感度,然而,河北省秦皇岛市和安徽省宿州市的桃粉蚜种群对吡虫啉的敏感度显著降低。【结论】不同地区和年份的桃蚜和桃粉蚜种群对吡虫啉表现出显著的敏感度差异。两种蚜虫对双丙环虫酯的敏感度差异不显著,均处于敏感水平。

分类号: S436.621

  • 相关文献

[1]2种桃树蚜虫和天敌异色瓢虫对桃树品种趋性初探. 张林林,李立涛,刘金利,焦蕊,许长新,贺丽敏,于丽辰. 2020

[2]桃园桃粉蚜、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张安盛,于毅,张思聪,冯建国,李照会. 2006

[3]桃园生草复合生态系统中桃蚜与草间小黑蛛种群的地统计学分析. 万年峰,季香云,蒋杰贤,黄开华. 2013

[4]杂交鲟幼鱼对几种外用消毒药物敏感度的研究. 刘晓勇,张颖,齐茜,张永旺,张洪玉,孙大江. 2011

[5]取食香根草后水稻螟虫对杀虫剂敏感度变化. 宋瑞雪,鲁涵,鲁艳辉,郑许松,吕仲贤. 2019

[6]4种中药材提取物对桃粉蚜的室内毒力. 刘宝生,胡瑞瑞,白鹏华,李建成. 2021

[7]白背飞虱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张松柏,张德咏,刘勇,蔡立湘,彭静,罗源华. 2011

[8]除草通对育苗韭菜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试验. 卢盛林,周于知. 1992

[9]湖南省安仁白背飞虱种群对5种农药敏感度测定. 刘建宇,张胜平,张德咏,刘勇,蔡立湘. 2014

[10]二化螟对不同药剂的敏感度研究. 姚英娟,徐雪亮,曾水根,徐荣仔,熊清华,舒平平. 2013

[11]气候条件变化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张丽娟,熊宗伟,陈兵林,薛晓萍,周治国. 2006

[1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入住NICU的影响因素分析. 罗丽,冉丽红,代妮娅,包蕾,陈龙. 2022

[13]七星瓢虫、大草蛉对桃粉蚜捕食功能研究. 张安盛,冯建国,于毅,张思聪,李照会. 2004

[14]山东稻区二化螟对6种药剂的敏感度研究. 马惠,杨军,纪祥龙,陈博聪,徐进,李景岭,林香青. 2018

[15]70种内生真菌提取物对桃粉蚜和朱砂叶螨杀虫活性. 孙景云,杨中铎,于海涛. 2016

[16]土荆芥精油预处理后小菜蛾幼虫对氟虫腈敏感度的变化. 孙红霞,魏辉,赵建伟,吴珍泉,占志雄. 2008

[17]桃粉蚜在郑州春季发生规律与桃及其近缘种抗性鉴定. 王新卫,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曹珂. 2016

[18]雷公藤等10种植物分得49种内生真菌的发酵提取物杀虫活性研究. 孙景云,杨中铎,于海涛. 2016

[19]桃粉蚜种群消长动态和空间分布型研究. 张安盛,冯建国,于毅,张思聪,李照会. 2004

[20]湖南省露地黄瓜霜霉病菌对七种杀菌剂的敏感度研究. 李聪,胡芳,张德咏,张松柏.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