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高产节氮栽培对二化螟发生危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志农

作者: 马国辉;徐志德;文吉辉;龙吉锐;陈敏;周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高产节氮;栽培技术;二化螟;发生危害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0 年 08 期

页码: 159-161

摘要: 对杂交水稻高产节氮栽培试验中的不同栽培模式,缓释尿素(SCU)及不同类型肥料,普通尿素不同施氮水平及施肥方式等,对二化螟的发生危害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栽培和轻简栽培,缓释尿素(SCU)和其他几种新型肥及配方肥都能减轻二化螟的发生危害,普通氮肥施氮过多则加重危害。杂交水稻高产节氮栽培,一般施纯N杂交稻150~180 kg/hm2,超级杂交稻195~225 kg/hm2较为适宜。坚持科学施用氮肥,推广应用控缓释肥和适氮适磷钾复合肥,不仅使水稻获得高产,而且可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因氮肥流失而造成的浪费和污染。

分类号: S435.112

  • 相关文献

[1]肥料运筹对杂交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的影响. 马国辉,曾晓玲,徐志德,文吉辉,陈敏,周静. 2010

[2]中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安优136高产栽培技术. 姜萍,杨占烈. 2013

[3]感光型杂交水稻泰丰优桂9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陆呈繁,韦柳红,班韦艳,黄日辉,郑任秋,陆凯昭,冯斌,江雪莲. 2010

[4]耐盐碱水稻新组合博优938的生物学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 谭祖权. 2008

[5]抗病耐寒杂交籼稻组合黔优联合9号高产栽培技术. 余璐,黄培英,王际凤,周维佳,江学海,罗德强,王成招,涂丹. 2010

[6]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R1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向花香,李小霞,沈峰杰. 2008

[7]杂交水稻的发明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贡献. 王学华. 1999

[8]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55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顾来顺,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单忠德. 2005

[9]杂交水稻钱优100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李春寿,黄福灯,阮关海,富昊伟,向永新,董莉清. 2009

[10]杂交稻金优987的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章志兴,徐旱增,方康书,董文其,丰作成,徐冀骥. 2005

[11]杂交中稻新组合T优30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邓小林. 2005

[12]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8高产栽培技术. 黄培英,李靖,谢海呈,王际凤,施文娟,朱速松,王成招,涂丹,张大双. 2016

[13]丰优559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任仲玲,孙明法,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 2007

[14]杂交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李成荃. 1992

[15]协优7954在金华的试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章志兴,李春寿,徐开盛,包翻身,陈俊涛,杨雪文. 2002

[16]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吉优371高产栽培技术. 王燚,陈建伟,吴武章,王金雄,曾文斌,卢德城,许立超,郑显汶. 2017

[17]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广8优香丝苗的高产栽培技术. 易小林,刘盛武,莫振茂,凌春媛,何俊. 2020

[18]杂交稻旗1优276的选育与应用. 沈伟锋,方珊茹,刘玉芹,赵明富. 2020

[19]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455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志平,陈希德,杨子龙,戚文辉,肖霞钦,吴玉坤. 2018

[20]泸香61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国民,况浩池,文绍山,何兴材.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