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小麦×节节麦杂种F_1直接形成双二倍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树军

作者: 许树军;董玉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波斯小麦;节节麦;未减数配子;双二倍体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89 年 15 卷 03 期

页码: 251-259+28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波斯小麦(Triticum carthlicum,AABB)与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DD)杂交,杂种 F_1出现可育性。不同组合的自交结实率21.25—39.72%。细胞学研究表明,可育性是由于杂种 F_1通过两种途径形成了未减数配子:第一,一部分花粉母细胞第一次分裂消失,只发生第二次分裂。即21条染色体集中到赤道面上之后,姊妹染色单体均等分离并移向两极,形成体积均等的二分体,二分体直接发育成未减数配子。第二,细胞质提前分裂,形成再组核。在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Ⅰ和末期Ⅰ,21条染色体向细胞中央移动形成再组核,同时细胞质提前分裂,形成体积不等的二分体,其中大子细胞含全套或大部染色体,再经正常的第二次分裂发育成两个未减数配子。未减数配子受精后形成双二倍体。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波斯小麦×节节麦杂种F↓1直接形成双二倍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许树军,董玉琛. 1989

[2]小麦与山羊草双二倍体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 许树军,董玉琛,陈尚安,周荣华,李秀全,李立会. 1990

[3]波斯小麦-粗山羊草双二倍体Am3抗白粉病特性的基因定位. 陈尚安,董玉琛,许树军,周荣华,李秀全,王剑雄. 1990

[4]矮兰麦和节节麦及其双二倍体(RSP)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喻春莲,刘登才,郑有良,王志容. 1998

[5]波斯小麦-粗山羊双二倍体Am3抗白粉病特性的基因定位. 董玉琛,许树军,周荣华,李秀全,王剑雄. 1990

[6]来自波斯小麦Ps5的一对隐性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陈万权. 2010

[7]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的细胞分子遗传学鉴定. 王玉海,鲍印广,郝元峰,袁园园,赵春华,王庆专,王洪刚. 2009

[8]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不同杂种世代的染色体及性状分离特点. 王玉海,王黎明,鲍印广,崔法,郝元峰,宗浩,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 2009

[9]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英文). 明东风,王秀芹,付琪,赵庆玮,赵逢涛,王玉海. 2011

[10]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明东风,王秀芹,付琪,赵庆玮,赵逢涛,王玉海. 2011

[11]几个四倍体小麦山羊草双二倍体及其部分亲本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分析. 朱振东,周荣华,董玉琛,贾继增. 2003

[12]栽培种花生(ArachishypogaeaL)不同类型与野生种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翁跃进,周蓉. 1986

[13]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过程中遗传变异的AFLP分析. 刘迪,霍纳新,张立芳,贾继增. 2012

[14]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的种间杂交研究——Ⅳ.双二倍体的人工合成及其利用前景. 周汉群,蔡骥业. 1991

[15]不同小麦背景小簇麦双二倍体的品质、抗病性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傅杰,周荣华,赵继新,陈漱阳,杨群慧. 2001

[16]小偃麦类型与物种形成的研究. 孙善澄,李洪杰. 2008

[17]“十五”期间我国蔬菜科研进展(二)蔬菜高效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孙日飞. 2005

[18]多年生农作物与环境保护. 李洪杰,朱至清. 2004

[19]尾状山羊草与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的杂交及外源染色质检测. 孔秀英,周荣华,董玉琛,贾继增. 1999

[20]花生栽培种与野生种(Arachis oteroi)人工杂交双二倍体的创制和鉴定. 李丽娜,杜培,付留洋,刘华,徐静,秦利,严玫,韩锁义,黄冰艳,董文召,汤丰收,张新友.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