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自转运三聚体VtaA1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效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娇

作者: 刘娇;崔宁;周泷;牛慧;张艳禾;李刚;谢芳;唐月敏;倪宏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自转运三聚体VtaA1;原核表达;免疫保护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14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232-2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鉴定副猪嗜血杆菌(HPS)自转运三聚体VtaA1蛋白免疫保护效率,本研究以血清5型HPS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VtaA1编码基因的N-端、C-端和中间区段,并将各基因片段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VtaA1N、pET-VtaA1C和pET-VtaA1M,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到E.coli BL21(DE3)感受态中,在22℃和37℃条件下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VtaA1M和VtaA1C用亲和层析纯化,但VtaA1N无法纯化。将纯化后的VtaA1M和VtaA1C分别免疫5周龄昆明小鼠并制备免疫血清,ELISA检测结果显示VtaA1M和VtaA1C血清效价分别在1∶105和1∶404以上,表明VtaA1M和VtaA1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的小鼠分别用HPS血清5型分离株攻毒,结果显示VtaA1M和VtaA1C免疫的小鼠对该强毒株的攻击均能够提供60%的保护,表明VtaA1M和VtaA1C可以作为亚单位疫苗的有效成分。

分类号: S858.28

  • 相关文献

[1]副猪嗜血杆菌细胞致死膨胀毒素CdtB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效力分析. 李大鹏,徐胜奎,刘双红,李刚,王春来. 2016

[2]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抗原特性研究. 张斌,海泉,汤承,邵国青,岳华. 2012

[3]副猪嗜血杆菌重组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蛋白的筛选和确证. 王春来,李建军,刘娇,李艳玲,张艳禾,李刚,谢芳. 2014

[4]捻转血矛线虫Hc38保守结构域的表达及对绵羊的免疫保护试验. 赵军明,荣光,王新华,薄新文,钟发刚. 2008

[5]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DNT蛋白的分段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 赵宁,王芳,恽时锋,范志宇,胡波. 2011

[6]刚地弓形虫组蛋白H2Bb及H2Bv的免疫保护作用. 周天缘,于正青,李纯静,王茗悦,刘军龙,罗建勋,徐立新,宋小凯,严若峰,李祥瑞. 2021

[7]弓形虫RH株CDPK1蛋白表达及鉴定. 张曼玉,蒋蔚,陈芸,刘旗,段倩玉,耿小玲,王权. 2022

[8]禽腺病毒4型鞭毛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刘超,侯磊,韦莉,王菁,全荣,朱珊珊,李子璇,齐宾宾,王利佳,姜海军,王丹,刘爵. 2017

[9]旋毛虫14-3-3蛋白的定位及免疫效果分析. 钱艳红,温肖会,宋帅,牛瑞辉,吕殿红,郑博彬,袁子国,罗胜军. 2025

[10]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OmpP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赵成全,冉多良,路迎迎,路明华,贺云霞,张培君,龚玉梅,王宏俊. 2013

[11]副猪嗜血杆菌CDT亚基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 李军星,王一成,袁秀芳,徐丽华,曹会敏,申世川,张鲁滨. 2012

[12]副猪嗜血杆菌转铁结合蛋白A基因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黄晓慧,辛伟,魏建忠,连凯琪,郑海学,朱启运,才学鹏,李郁. 2012

[13]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TbpA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李建军,胡明明,朱晓凯,李艳玲,张艳禾,谢芳,王春来. 2012

[14]NDV、IBDV二联灭活苗对蛋雏鸡免疫程序研究. 于漾,毕志香,揭鸿英,朱亚露,何家惠,赵阳,郑其升,褚轩,侯继波. 2015

[15]重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脂蛋白E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牛思博,姜志刚,德艳艳,于力. 2013

[16]镰形扇头蜱重组肌钙蛋白I抗蜱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分析. 周勇志,李庄,石磊,郭凤,周金林. 2010

[17]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母源抗体对雏鸡的免疫保护效果. 沈欣悦,李建梅,刘梅,王广泽,戴亚斌,彭大新. 2019

[18]伪狂犬病病毒(PRV)不同毒株抗原相关性研究. 程晓霞,车勇良,王劭,肖世峰,朱小丽,陈仕龙,林锋强,陈少莺,周伦江. 2018

[19]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12)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小鼠攻毒保护试验. 陶乔孝慈,邬琴,顾晓晓,马雪,李劼,周霞,张星星,黄新,吴桐忠,韩猛立,钟发刚. 2021

[20]感染性分子克隆衍生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免疫学特性. 袁秀芳,涂亚斌,周涛,薛飞,吴东来,仇华吉,彭金美,王柳,相文华,童光志.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