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后处理、种植密度及农药对AM真菌生长繁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幼珊
作者: 王幼珊;刘相梅;张美庆;邢礼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AM真菌;Gmosseae;后处理;农药;种植密度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2 年 17 卷 01 期
页码: 95-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盆栽培养后处理方式、宿主种植密度和农药对Glomusmosseae生长繁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后处理A和后处理B的处理方式均可促进孢子的形成 ,以高粱为宿主的产孢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90 9% ,5 4 5 % ,三叶草为宿主则分别提高 6 1 5 % ;7 7%杀菌剂利得不利于G mosseae繁殖体的形成 ,施后产孢量仅为对照的 4 7 6 % ,杀菌剂代森锰锌对生长繁殖影响不大。试验所设的在体积为 96 0 0cm3的容器里高粱的 4个种植密度中 ,7和 14棵的处理更有利于G mosseae孢子的产生
分类号: S182
- 相关文献
[1]盆栽基质及营养液对AM真菌接种剂繁殖的影响. 王幼珊,刘相梅,张美庆,邢礼军. 2001
[2]脉冲电场灭菌技术研究及其在厌氧消化液后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王静萍,胡启春. 2004
[3]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出水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夏邦寿,胡启春. 2007
[4]水生植物在沼气工程后处理中的应用. 李劲廷,蒲小东. 2012
[5]丛枝菌根真菌和施氮量对茶树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赵青华,孙立涛,王玉,丁兆堂,李敏. 2014
[6]三因素条件下AM真菌对半夏侵染率和入药品质的影响. 沈雪莲,刘作易,郭巧生,朱国胜,程俐陶. 2013
[7]大针茅根际AM真菌的分子鉴定及不同放牧强度对AM侵染的影响. 曹路,索培芬,韩冰,赵萌莉,海丽丽. 2015
[8]AM真菌对黄瓜生长和枯萎病的影响. 郝永娟,刘春艳,王勇,王万立. 2007
[9]AM菌根真菌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及其机制. 李芳,高萍,段廷玉. 2016
[10]2种AM真菌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仝雅娜,杨小玲,宋兰芳,崔少杰,华明艳,马洪英,孔维东. 2016
[11]3种丛枝菌根真菌与3种寄主植物的共生关系. 祝英,刘英霞,巩晓芳,陈应龙,任爱天,刘润进,金樑,熊友才. 2016
[12]AM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张伟珍,李应德,闫智臣,段廷玉. 2018
[13]磷添加条件下摩西球囊霉与禾草内生真菌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郭艳娥,王晓瑜,高萍,段廷玉. 2017
[14]RNA-Seq在AM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邓杰,李芳,张伟珍,段廷玉. 2019
[15]两种AM真菌对箭筈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张伟珍,段廷玉. 2020
[16]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田AM真菌侵染效应及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曲忠诚. 2019
[17]3种AM真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蒙程,郭艳娥,李应德,段廷玉. 2018
[18]放牧和AM真菌对夏季青藏高原东缘老芒麦生长和白粉病的影响. 李芳,张峰,郭艳娥,高萍,段廷玉. 2017
[19]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以及接种土著AM真菌对蜈蚣草生长和富集砷的影响. 许建华,沈生元,肖艳平,尹睿,莫美英,穆利明. 2010
[20]丛枝菌根及其宿主植物对根际微生物作用的响应. 王树和,王晓娟,王茜,金樑.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指标与植物促生效应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侠;叶诚诚;张俊伶;李海港;王幼珊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玉米;紫花苜蓿;侵染率;根外菌丝密度;磷吸收量
-
堆肥厂不同工作区空气真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作者:于奥园;邢礼军;孙兴滨;仇天雷;王旭明;高敏
关键词:堆肥厂;空气真菌;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溯源分析
-
北苍术根区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铭杰;周志杰;邢礼军;尹鑫;武凤霞;刘建斌;邹国元;张毅功;张淑彬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高通量测序;野生;栽培
-
丛枝菌根影响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研究进展
作者:谢伟;郝志鹏;郭兰萍;张莘;张淑彬;王幼珊;陈保冬
关键词:AM真菌;萜类;次生代谢;接种;非营养机制
-
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的保藏、共享服务与研究利用
作者:王幼珊;张俊伶
关键词:中国;丛枝菌根真菌;菌种保藏;应用
-
球囊菌门丛枝菌根真菌最新分类系统菌种名录
作者:王幼珊;刘润进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球囊菌门;分类系统;菌种;物种多样性
-
AM真菌对干旱区7种珍稀濒危植物引种培育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淑彬;陈理;王茜;王幼珊;荆卫民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濒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