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对干旱区7种珍稀濒危植物引种培育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淑彬

作者: 张淑彬;陈理;王茜;王幼珊;荆卫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濒危植物

期刊名称: 干旱区地理

ISSN: 1000-6060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780-7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AM真菌对干旱区珍稀濒危植物引种过程中的成活、生长保育的影响研究,在盆栽条件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个珍稀濒临灭绝植物物种,在引种过程中定向接种AM真菌,通过分析植株的生长状况及AM真菌的侵染率,初步筛选在干旱区珍稀濒危植物引种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的AM真菌与植物最佳共生模式。结果表明:7种濒危植物与AM真菌能形成共生关系,但植物与菌种间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既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又能促进濒危植物生长的最佳组合有:AM真菌F.mosseae与白麻或乌拉尔甘草或蒙古莸的共生,真菌D.eburnea与新疆沙冬青的共生、真菌C.claroideum或F.mosseae与中麻黄的共生、真菌C.lamellosum与胀果甘草的共生、真菌C.etunicatum与蒙古沙冬青的共生。表明濒危植物与AM真菌之间存在一定的生态适用性选择关系,而且在利用AM真菌对濒危植物引种繁育时,必须要考虑他们间的生态适用性关系,才能充分发挥AM真菌的功能。这对干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繁殖意义重大。

分类号: Q948.122.3

  • 相关文献

[1]8种豆科灌木栽培种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及分布. 吴涛,姚红艳,莫本田,龙忠富,罗充. 2016

[2]不同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对生姜生长的影响. 汪茜,包涵,张金莲,宋娟,刘增亮,黄京华,陈廷速. 2019

[3]三七根中丛枝菌根真菌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侵染状况研究. 张智慧,陈迪,赵丹丹,金航,李凌飞. 2011

[4]保藏条件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侵染的影响. 张淑彬,王幼珊. 2012

[5]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张少民,孙良斌. 2011

[6]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对水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殷小冬,贾艳艳,李其胜,徐莉,焦加国,李青,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 2023

[7]丛枝菌根真菌对辣椒疫霉病害防治的初步研究. 张淑彬,刘建斌,王幼珊. 2015

[8]接种AM真菌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孙良斌,王浩,邵玲,冯固. 2006

[9]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在辣椒根系定殖形态及对植株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赵兴丽,阮仕琴,陶刚,娄璇,严雪艳. 2024

[10]枸杞根系中AMF染色方法优化及其侵染率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杨沐,季生连,郭寰,段国珍,樊光辉,李建领,王占林. 2024

[11]贵州药用植物野生金线莲资源调查. 罗晓青,吴明开,查兰松,敖茂宏,卢加举,王晓敏. 2011

[12]濒危植物半日花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马学平,赵程亮,宋玉霞. 2007

[13]海南特有灭绝级植物爪耳木的叶片功能性状. 刘咲頔,王祝年,王清隆,王鹏,叶秀旭. 2020

[14]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何璐,虞泓,范源洪,沙毓沧,段曰汤. 2010

[15]东亚地区针叶树种的珍稀濒危等级重新评估. 张德顺,李秀芬. 2014

[16]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 梁淑云,杨逢春. 2009

[17]半红树植物玉蕊对淹水-盐度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 梁芳,檀小辉,邓旭,吴玉霜,吴敏,杨香春,李金玲. 2021

[18]铁皮石斛工厂化生产成本控制探讨. 罗冠勇,杨冬华,符以福,钟云芳. 2012

[19]濒危植物海南龙血树种子萌发及其环境适应性分析. 郑道君,吴宇佳,云勇,姜殿强,陈宣,张治礼. 2016

[20]珍稀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柴胜丰,史艳财,陈宗游,王代容,文香英,宁世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