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硒量对辣椒硒、磷、钾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余小兰
作者: 余小兰;张静;邹雨坤;李光义;李勤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硒;产量;磷;钾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24 期
页码: 146-149
摘要: 采用杭椒2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硒肥施用水平对辣椒果实硒含量、产量及各器官中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肥不会影响辣椒不同生育期根、茎、叶、花芽中的磷、钾含量。但辣椒株高、茎粗、产量和果实中的硒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各指标在施硒量为20 kg/hm~2时达到最高值,该处理下株高为32.26 cm,茎粗为7.29 cm,产量为954 g/株,果实中硒含量为128.81μg/kg。因此,适量施硒可促进辣椒生长,提高果实硒含量和产量。但过量施硒则不利于辣椒生长和产量形成。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花溪辣椒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赵明镜,陈丹萍,尹华,李剑,范成武. 2007
[2]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黄科,刘明月,蔡雁平,温庆放. 2002
[3]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天久,李其义,吴巧玉,吕树明,雷尊国,夏锦慧. 2014
[4]氮磷钾配施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 陈林,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5]施磷量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王荣辉,王朝辉,李生秀,王西娜,李华. 2011
[6]高密度直播油菜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影响因素. 余常兵,胡小加,李银水,廖星,张树杰,和晖,程雨贵,张宗急. 2013
[7]不同肥料配施根瘤菌剂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迎春,丁素荣,周学超,生国利,刘畅. 2015
[8]钾及磷钾配施对黑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郑亚萍,刘俊华,李应旺,孙奎香,孙学武,冯昊,吴正峰. 2010
[9]磷、钾肥对亚麻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 周毅飞,欧菊芳. 2007
[10]氮、磷、钾、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邹小云,陈伦林,李书宇,邹晓芬,张建模,宋来强. 2011
[11]干旱区鹰嘴豆的氮磷钾肥最优施用量. 赵永峰,王斐,关耀兵,牛永岐,周丽蕾. 2019
[12]氮磷钾肥施用对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月梅. 2012
[13]施磷对苏打盐碱土区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孔丽丽,秦裕波,王立春,谢佳贵. 2017
[14]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李孝勇,王文军,朱宏斌. 2005
[15]氮磷钾肥用量对洋葱生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撒金东,杨彩玲,买自珍. 2017
[16]皖南红黄壤地区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朱宏斌,王文军. 2006
[17]复配柠条基质番茄栽培中氮磷钾的优化配施方案. 赵云霞,杨冬艳,杨常新,韩继山,李秀芳. 2014
[18]氮、磷、钾对籽瓜产量和生理参数的影响. 张占琴,战勇,张恒斌,田海燕. 2012
[19]重庆冬水田地区单季籼稻磷钾高效配施方案研究. 姚雄,李经勇,唐永群,甘兴友,张现伟. 2012
[20]黑龙江省春玉米近二十年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变化. 姬景红,刘双全,郑雨,刘颖,张明怡,马星竹,郝小雨,陈雪丽.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生态清洁小流域案例研究
作者:赵旭珍;张静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
-
磷肥长期施用对石灰性褐土团聚体中磷形态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黄少辉;杨慧敏;杨军芳;杨文方;聂浩亮;张静;邢素丽;王敬霞;杨云马;贾良良
关键词:长期施磷肥;磷组分;团聚体;磷酸酶活性;石灰性褐土
-
橡胶林下虎乳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程汉亭;严廷良;徐林;丁野;步连燕;杨阳;李勤奋
关键词:橡胶园;虎乳灵芝;栽培技术
-
乙蒜素与氨基寡糖素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协同杀菌作用研究
作者:付欣;张媛媛;朱发娣;张静;郭永霞;冯岗
关键词:乙蒜素;氨基寡糖素;甜瓜;协同增效
-
谷子SiCDPK9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与盐胁迫下表达分析
作者:崔燕娇;刘丹;李素英;张静;刘正理
关键词:谷子;杂种优势;钙依赖蛋白激酶;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
-
联合净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
作者:张静;马丽娜;刘茵茵;周倩;唐修君;陆俊贤;樊艳凤;赵敏;高玉时
关键词:联合净化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兽药残留;鸽蛋
-
绿肥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作者:秦文利;张静;肖广敏;崔素倩;叶建勋;智健飞;张立锋;谢楠;冯伟;刘振宇;潘璇;代云霞;刘忠宽
关键词:毛叶苕子;施氮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