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小麦群体图像特征识别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少昆

作者: 李少昆;索兴梅;白中英;祁之力;刘晓鸿;高世菊;赵双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群体;绿叶面积;图像识别;BP人工神经网络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2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616-6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群体特征指标是生产上判断生长动态是否合理和因苗管理的主要依据。以小麦群体绿色面积和绿色叶面积指标信息的获取为例 ,研究了基于图像信息构建自学习BP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的技术。在用数码相机拍摄小麦群体图像 ,用像素标记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 ,用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高通增强滤波技术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的BP人工神经网络 (ANN)模型实现了群体指标的识别 ,准确率在 85 %以上 ,表明利用ANN技术对小麦群体特征图像识别是可行的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基于图像处理和Deeplabv3+模型的小麦赤霉病识别. 戴雨舒,仲晓春,孙成明,杨俊,刘涛,刘升平. 2021

[2]2009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 王保通,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 2012

[3]冬小麦群体光照条件及其光合特征. 杜宝华,刘明孝,洪佳华. 1990

[4]2012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研究. 刚存武,范洁茹,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宛琼,纳添仓. 2015

[5]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群体特征的研究.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冯波,张宾. 2008

[6]小麦不同世代群体轮回选择效应(英文). 王新望,赖菁茹,范濂,张汝斌. 1993

[7]垄作行间不同密度对小麦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响应. 岳俊芹,邵运辉,汪庆昌,郑飞,方保停,柏立超,秦峰. 2012

[8]一种小麦田间产量和均匀度的测量方;初. 何贤芳,赵莉,刘泽,汪建来. 2019

[9]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兰生,张晶,党建友,王姣爱,裴雪霞,张定一. 2018

[10]基于MATLAB6.x的BP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赵玉杰,师荣光,高怀友,王跃华,白志鹏,傅学起. 2006

[11]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大沽河湿地海水水质综合评价. 徐勇,赵俊,过锋,乔向英,张艳,陈聚法. 2015

[12]仪器测定客观评定冷却猪肉肉色. 孙京新,周光宏,罗欣,徐幸莲,汤晓艳. 2008

[13]镉在鲫鱼体内积累规律及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马桂云,韩士群,严少华,唐婉莹,张振华. 2003

[14]多光谱成像技术诊断植物病虫害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冯洁,廖宁放,赵波,罗永道,李宝聚,戴志福. 2008

[15]基于GRA/BPNN的农作物害虫发生量预测模型. 彭琳,杨林楠. 2013

[16]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无损识别普通、高油、超高油玉米籽粒. 张愿,张录达,白琪林,陈绍江. 2009

[17]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珠江口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李占东,林钦. 2005

[18]温室栽培基质耗水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李珊,马丽丽,贺超兴,闫妍. 2011

[19]田间害虫图像识别中的特征提取与分类器设计研究. 张红涛,胡玉霞,赵明茜,邱道尹,张孝远,张恒源. 2008

[20]基于DRGB的运动中肉牛形体部位识别. 邓寒冰,许童羽,周云成,苗腾,张聿博,徐静,金莉,陈春玲.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