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化学感受蛋白AipsCSP2配体结合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饶福强
作者: 饶福强;苏旭;李仔博;耿亭;张永军;宋萍;谷少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地老虎;化学感受蛋白;AipsCSP2;组织表达分析;原核表达;荧光竞争性结合试验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86-4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小地老虎化学感受蛋白基因AipsCSP2在雌、雄成虫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解析Aips CSP2蛋白的配体结合特性并探讨其功能。本文基于小地老虎性腺转录组数据,利用PCR技术克隆AipsCSP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q PCR技术测定该基因在小地老虎雌、雄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原核表达技术体外表达并纯化Aips CSP2蛋白;最后采用荧光竞争性结合试验测定该蛋白与小地老虎和其他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组分以及主要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AipsCSP2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为360 bp,编码11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具有4个保守半胱氨酸位点,是典型的化学感受蛋白;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AipsCSP2基因在雌成虫性腺和雄成虫附腺中特异高表达,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低;荧光竞争性结合试验结果表明,Aips CSP2蛋白和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组分顺-11-十六碳乙酸酯的合成前体顺-11-十六碳醛有着极其强的结合能力,Ki值为1.48μmol/L,此外AipsCSP2蛋白和其他鳞翅目昆虫的醇类和醛类性信息素如十四烷醇、顺-9-十六碳醛、顺-7-十六碳醛也有着极其强的结合能力,Ki值分别为1.10μmol/L、0.63μmol/L和1.51μmol/L,和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组分顺-7-十二碳乙酸酯、顺-8-十二碳乙酸酯的结合能力为中等,与小地老虎主要寄主植物挥发物结合能力较弱或不结合。推测Aips CSP2蛋白可能主要参与了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合成与识别过程,并在生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小地老虎化学感受蛋白AipsCSP8的表达及配体结合特性分析. 苏旭,张永军,耿亭,李静,谷少华. 2019
[2]中红侧沟茧蜂化学感受蛋白MmedCSP1的结合特征. 张永军,苏宏华,高希武,郭予元. 2009
[3]棉蚜化学感受蛋白AgosCSP2的基因克隆、时空表达动态及气味结合特征分析. 李娜,张帅,雒珺瑜,吕丽敏,崔金杰,李国清. 2014
[4]大草蛉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palCSP3组织表达谱及气味结合特性分析. 王思豹,张帅,雒珺瑜,李兆群,吕丽敏,王春义,崔金杰,董双林. 2015
[5]绿盲蝽化学感受蛋白基因AlucCSP1的克隆、表达谱分析及结合特征. 滑金锋,张帅,崔金杰,王道杰,王春义,雒珺瑜,吕丽敏. 2012
[6]西花蓟马化学感受蛋白的cDNA克隆、时空表达分析及组织定位. 吴圣勇,雷仲仁. 2015
[7]Q型烟粉虱化学感受蛋白CSP1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征. 吴帆,张晓曼,赵磊,崔旭红,李红亮,罗晨. 2015
[8]梨木虱化学感受蛋白CchiCSP8与梨树挥发物的结合特性分析. 姚玮宸,徐继伟,徐鹿,朱秀云,张亚楠. 2022
[9]大草蛉化学感受蛋白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张礼生,刘晨曦,王孟卿,张海平,安涛,陈红印. 2014
[10]桃小食心虫化学感受蛋白CSP16配体结合特性. 刘孝贺,仇贵生,佟兆国,张怀江,闫文涛,岳强,孙丽娜. 2021
[11]棉铃虫化学感受蛋白HarmCSP6二聚体的组织表达分析及气味结合特征. 邹朗云,李科明,冯纪年,张永军,郭予元. 2011
[12]番茄多胺氧化酶(PAO)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李会,王超,黄思杰,陈健,杨立飞. 2018
[13]甘蓝型油菜BnPHL12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李兵,刘志全,王璐琳,胡建军,唐铭霞,戴成,王克秀,马朝芝. 2022
[14]辣椒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鉴定、进化与表达分析. 郑佳秋,梅燚,吴永成,王薇薇,张丽娜,张永吉,陈以博,祖艳侠,万红建. 2022
[15]仿刺参硫氧还蛋白基因在灿烂弧菌和鳗弧菌刺激下的应激表达特征. 吕新芳,孔令明,王学广,张晓雨,王文泉,杜宗军,李玉春. 2015
[16]牦牛CTGF基因克隆、蛋白功能及组织表达分析. 陈美,柴志欣,武志娟,王吉坤,钟金城,信金伟. 2021
[17]陆地棉ZF-HD蛋白的全基因组分析. 倪万潮,徐珍珍,沈新莲. 2016
[18]大麦转录因子基因HvNAC1的克隆及功能初探. 董帅,阚金红,杨平,冯宗云. 2019
[19]绵羊TMEM18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刘璇,李婧平,马海叶,张倩雯,王嘉俊,李忠慧,李文蓉. 2024
[20]异育银鲫中科3号MST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颖,李冰,朱健,蒋高中.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作者:何灿;王振营;张永军;张天涛
关键词: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
-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DRG分组研究
作者:吴宇雪;李各芳;宋萍;刘星;何波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住院费用;决策树
-
郭予元院士在棉铃虫区域性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中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作者:戴小枫;梁革梅;王桂荣;张永军
关键词:郭予元;棉花;棉铃虫;病虫害综合防治
-
多异瓢虫对蚜虫报警信息素和性信息素组分的电生理反应及趋向选择
作者:刘晓旭;谢佼昕;单双;刘廷辉;张永军
关键词:多异瓢虫;反式-β-法尼烯;假荆芥内酯;触角电位反应;Y-型嗅觉仪
-
不同波长光照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趋光行为及视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作者:刘思敏;汪永乾;汤金荣;张永军;付晓伟;梁革梅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成虫;波长;趋光率;光刺激;视蛋白
-
郭予元院士在棉花害虫-天敌化学通讯研究中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作者:单双;张帅;于惠林;王桂荣;张永军
关键词:郭予元;棉花;棉铃虫;中红侧沟茧蜂;化学通讯
-
黏虫幼虫体表挥发物成分鉴定及其对中红侧沟茧蜂寄主定位行为的影响
作者:陶宇逍;单双;王山宁;李瑞军;张永军
关键词:中红侧沟茧蜂;黏虫;体表挥发物;触角电位反应;行为选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