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豆生态适应性及其应用研究——Ⅱ.贵州大豆的区域生态及品种的区域适应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元农
作者: 何元农;何言章;阮钜尧;罗湘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生态;区域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1988 年 03 期
页码: 9-16
摘要: 作者分析了贵州从东到西,随海拨的升高,不同播期的大豆生育期,植株性状,生产力的生态变化特点,特别探讨了花期凹曲线分布的成因,及与结荚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品种对贵州不同生态区气候条件的两种适应方式——避性和耐性。据此提出了贵州典型生态区的育种、引种和农艺目标。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大豆光周期特性研究 Ⅲ.大豆生殖生长时期延长光照对其生育的影响. 何言章,何元农,王清华. 1993
[2]大豆光周期特性研究 Ⅱ.不同光照对大豆各生育阶段的影响. 何言章,何元农,王清华,黄建斌. 1993
[3]不同地域条件下农户生产和市场营销行为特征及其对农业科研选题的导向. 张建斌. 1999
[4]谈山地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几个问题. 尼玛扎西. 1997
[5]当前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特点和重点区域分析. 李应中. 1999
[6]红菜苔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徐小平,陈芝能,邹芳,李天刚,吴清毅,陈兴良. 2007
[7]瑞安陶山温郁金规范化种植基地适宜性研究. 姜程曦,熊伟,陶正明,王晓慧,刘敏,李校堃. 2010
[8]江苏啤酒大麦品种发展及其品质定位. 陈和,许如根,王龙俊,杨力,沈会权,乔海龙,陈健. 2011
[9]五个早实薄皮核桃品种的区域引种试验. 刘小利,魏海斌,顾文毅,廖东. 2017
[10]江苏省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初报. 王龙俊,陈荣振,朱新开,杨力,姜东,陈维新,李旭. 2002
[11]新疆优质棉区域技术标准与监测体系发展设想. 张鹏忠,于明,王新江,托乎提,赵小伊. 2008
[1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王达,赵志辉. 2018
[13]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王静,张洁瑕,段瑞娟. 2015
[14]推进河北省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李军,常瑛军. 2019
[15]甘肃小麦品质的区域间差异和利用潜力分析. 张礼军,鲁清林,白玉龙,张文涛,汪恒兴,周刚,白斌. 2019
[16]区域农业规划与农业竞争力研究概述. 曹阳,刘洋,张艳,刘序. 2011
[17]中国稻作区土壤速效钾和钾肥偏生产力时空变化. 柳开楼,韩天富,黄晶,李亚贞,马常宝,薛彦东,都江雪,王远鹏,李文军,张会民. 2021
[18]黑土典型区土壤有机质遥感反演. 刘焕军,赵春江,王纪华,黄文江,张新乐. 2011
[19]我国蚕桑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胡兴明,熊超,于翠. 2012
[20]2006和2007年安徽省12个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 刘方志.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策略
作者:江维克;周涛;何平;李玲;何元农;娄仁宇
关键词:艾纳香;资源调查;利用现状
-
艾纳香残渣培养平菇技术
作者:丁映;何元农;关克忠;邹纯礼
关键词:艾纳香残渣;平菇;培养
-
艾纳香有性世代的调查研究
作者:何元农;冼福荣;丁映;邹纯礼
关键词:艾纳香;种子实生苗;有性世代
-
艾纳香母桩与幼桩关系人工干涉初试
作者:何元农;柴立;丁映;冼福荣
关键词:艾纳香;栽培;人工干涉
-
艾纳香人工种植的群体密度效应
作者:何元农;丁映;冼福荣;杨林;潘菊花
关键词:艾纳香;栽培;群体密度;产量;有效成分
-
艾纳香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对氮素营养的反应
作者:何元农;柴立;丁映;冼福荣;潘菊花
关键词:艾纳香;中药;栽培;施肥;氮素
-
艾纳香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治
作者:曾令祥;袁洁;李德友;何元农;冼福荣;严志坚;潘俊锋
关键词:艾纳香;病虫种类;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