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粮食作物耕作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亚楠
作者: 王亚楠;徐俊杰;华利静;郄子强;薛合庸;闫增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河北省;耕作制度;变革与发展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04-106
摘要: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对1949~2019年河北省粮食种植品种、耕作制度、经营主体的变化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对构建合理耕作制度的重要性进行了剖析。提出从种植业结构调整出发,在保证粮食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处理好产量与质量的关系,处理好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关系,优化种植结构与制度,促进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刘建. 2000
[2]保护性耕作在西藏中部农区的应用前景. 刘国一,尼玛扎西,金涛,宋国英. 2007
[3]水稻直播技术在盐城地区的推广应用与问题探讨. 赫明涛,王军,张明,吴承东. 2008
[4]我国南方耕作制度的发展和展望. 赵强基. 1990
[5]~(15)N标记研究“豌豆—稻—稻”各季和全年氮素利用率. 王德仁,陈苇,卢婉芳,金鸿,林志贵. 2000
[6]定量化分析支持下全国耕作制度区划方法预研究. 陆洲,奏向阳,李奇峰,刘丽红,淮贺举,臧辰龙. 2013
[7]山西旱地休闲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Ⅱ.休闲期资源开发利用途径及效果.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8]四川丘陵区棉田几种粮棉两熟种植方式的比较. 沈秀英,胡尚钦,刘俊文,袁秋伟. 1988
[9]中国二熟耕作区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对策研究. 胡志全,王利文,郭新宇. 2001
[10]小麦玉米大豆不同方式间套作效果分析. 何元农,黄建斌. 1989
[11]耕作方式对根土关系的影响及CT技术在其研究上的应用. 郑洪兵,罗洋,李瑞平,隋鹏祥,王浩,袁野,刘武仁,郑金玉. 2021
[12]不同耕作模式下麦田杂草发生规律. 冒宇翔,沈俊明,王晓琳,李贵. 2018
[13]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应用. 马春梅,马秀峰,唐远征,孙占峰,刘辉,于雷,杨悦乾,龚振平. 2011
[14]耕作制度改革及其对农业技术发展的影响. 张世煌,徐志刚. 2009
[15]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袁汉民,张富国,范金平,陈东升,王小亮,孙建昌,刘振军. 2001
[16]耕作制度对甘薯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彭德良,曾昭海,武保悦,金凤柱,胡跃高. 2008
[17]贵州主要耕作制度对胜红蓟发生危害的影响. 叶照春,冉海燕,陈仕红,兰献敏. 2023
[18]农业生产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周根娣,盛沛麟,何七勇. 1993
[19]稻田水旱两熟及新三熟小麦轮、连作效应分析——“成都平原稻田水旱两熟及新三熟定位试验”第一报. 曾祖俊,庞良玉. 1991
[20]豆、秧、稻耕作制中的大豆品种与收获期研究. 马继凤,李小红,喻名科.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董兴;陶娟花;石其伟;王亚楠;马进川
关键词:有机肥;茶叶;品质
-
新时期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张新仕;王亚楠;王晓夕;王桂荣;崔栗;谭鑫
关键词:河北省;粮食产业;增产潜力;制约因素;路径研究
-
长角血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基因的鉴定及其抵抗田鼠巴贝虫感染作用的研究
作者:朱昊天;周勇志;曹杰;王亚楠;张厚双;徐前明;周金林
关键词:长角血蜱;人兽共患病;田鼠巴贝虫;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RNA干扰
-
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
作者:王亚楠;赵胜园;何运转;王根松;黄建荣;田彩红;李国平;封洪强
关键词:黄带犀猎蝽;草地贪夜蛾;温度;捕食作用
-
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张新仕;李敏;王亚楠;黄含光;王晓夕;田志辉;宋硕;王桂荣
关键词:河北省;小麦产业;生产;加工;科技创新
-
弓形虫新的表面抗原SRS20A的鉴定及特征化
作者:林晓幸;李威;曹杰;周勇志;王亚楠;周金林;张厚双
关键词:弓形虫;SRS20A;鉴定;特征化
-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分析-以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核心村王金庄为例
作者:尹翠霞;王亚楠;王海飞;贾燕飞;黄含光;张新仕;王桂荣
关键词:种业振兴;种子银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