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半干旱区不同玉米间作花生模式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洋
作者: 刘洋;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孙继军;蔡广兴;侯志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与花生间作;产量;土地当量比;水分效率;水分当量比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22 年 001 期
页码: 8-12
摘要: 为挖掘玉米间作花生模式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2019年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设置了玉米间作花生2:4(M2P4)、8:8(M8P8)和玉米单作(SM)、花生单作(SP)4种种植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土地当量比(LER)及水分利用当量比(WER),以期为筛选出适宜在辽西旱作农业区应用的玉米间作花生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玉米间作花生模式中玉米的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和穗重增加均显著高于玉米单作,且M2P4增加幅度大于M8P8;间作花生由于受玉米遮阴的影响,荚数、粒数、籽粒产量比单作降低,百仁重和饱果率比单作增加;按密度均一化进行计算,单位面积M2P4和M8P8的玉米产量比单作分别比下降49.3%和41.7%;M2P4和M8P8的花生产量比单作分别下降35.7%和51.0%;但M2P4和M8P8两种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M2P4的LER为1.15,比M8P8高7.25%;并且,M2P4和M8P8的WER分别为1.17和1.07,显著提高了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辽西旱作农业区2019年的年型条件下,采用玉米间作花生2:4和8:8种植,是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种植模式,且M2:P4优于M8P8,更适合于辽西旱作农业区.
分类号: S344.2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性
作者:姜维;周家宇;王雨果;胡存洁;方秀;罗土炎;刘洋;鲍宝龙
关键词:花鲈;鳗弧菌;溶血素;细菌感染;免疫应答
-
鄂东大别山区野生豆科牧草资源调查与评价
作者:熊军波;张鹤山;田宏;陆姣云;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鄂东大别山区;豆科牧草;植物区系;资源
-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洋;蔡广兴;张蕾;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侯志研
关键词:辽单1211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收获
作者:刘洋;石玉海;胡圣尧;李斌;董云成;王士国
关键词:制种玉米;玉米果穗;饲料;收获
-
14份乡土狼尾草材料幼苗的耐冷性综合评价
作者:陆姣云;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张鹤山
关键词:狼尾草;抗寒性;生理特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
-
N+和Ar+注入红三叶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作者:张鹤山;陆姣云;朱伟;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红三叶;氮离子;氩离子;诱变;生物学效应
-
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与增产效应
作者:李国景;杨亚东;刘洋;朱文博
关键词: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增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