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明福

作者: 李明福;李鹏林;李生德;徐宁生;田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品种;对比试验;分析研究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17 年 63 卷 04 期

页码: 1-5

摘要: 通过对8个紫色甘薯品种和16个普通甘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渝紫7号和龙津1号2个紫色甘薯品种的产量较高,每667 m~2分别为3950 kg和3900 kg,15435品系和15520品系在普通甘薯中每667 m~2的产量分别为7 550 kg和6750 kg,它们属于产量较高品种,有向生产上推广的价值;云紫2号和宁紫薯1号的干物重分别为31.4%和29.4%,15412品系和15516品系的干物重分别为34.4%和29.8%,属于高淀粉品种,同样有向农户推广的价值。通过试验,为农民种植紫甘薯和普通甘薯选择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提供依据。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有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赵松涛. 2019

[2]新疆犁河谷细毛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赵卫东,柯丽白,刘宜勇,杨菊清,王锡波. 2016

[3]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财政投入分析研究. 张晓泉,赵闰,程梅. 2011

[4]云南胡椒属野生近缘种蒌叶果实物理及化学特性分析研究. 沈绍斌,姜太玲,娄予强,严炜,张林辉,段春芳,周迎春,刘倩,李月仙,刘光华. 2018

[5]不同土壤水胁迫下冬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李鸿祥,郭晓维. 1994

[6]青海省旱作农田土壤主要物理性状及其持水特性研究. 李月梅,庞宁菊,高旭升. 2002

[7]酒石酸亚铁法和福林酚法测定茶多酚的差异原因研究. 刘淑娟,郑红发,黄怀生,赵熙,粟本文,周浩. 2013

[8]智利竹(竹夹)鱼渔场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黄洪亮,沈新强. 2003

[9]重庆城郊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分析——以九龙坡区为例. 战博,杨小玲,吴兆娟,高冬梅,毕茹,李仕兴. 2020

[10]我国‘砀山酥梨’主要产区栽培适应性对比研究. 伊兴凯,高正辉,张晓玲,徐凌飞,舒群,郭黄萍,张大海,邱康俊,杨盛,张金云,潘海发,齐永杰,秦改花,田娟,戚士胜,徐义流. 2019

[11]甘薯新品种渝苏162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许森,傅玉凡,戴起伟,谢一芝,杨春贤,曾令江,谢小焕,张启堂. 2012

[12]江苏沿海滩涂盐渍地甘薯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王欣,刘亚菊,张允刚,后猛,唐维,闫会,李强. 2016

[13]不同品种甘薯烘烤后感官、质构及香气成分的差异. 田晴,孙立永,杨胜广,王学清,胡亚亚,韩美坤,刘兰服,马志民,牟德华. 2021

[14]甘薯主要优良品种介绍. 卜德强. 2001

[15]甘薯自然富硒能力测定及施硒方式对甘薯硒含量的影响. 邢颖,梁潘霞,黄太庆,江泽普. 2017

[16]甘薯品种营养成份与抗小象虫的相关性研究. 陈福如,杨秀娟,张联顺,卢同,林国飞,杨家育,黄新华. 2003

[17]10种甘薯品种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抗性分析. 明如倩,史谊君,潘如军,唐秀桦,任立云. 2021

[18]不同甘薯品种小象甲的危害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刘中华,邱思鑫,余华,李华伟,许泳清,邱永祥. 2016

[19]不同甘薯品种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抗性鉴定. 段爱菊,刘顺通,张自启,刘长营,张德胜. 2011

[20]小象甲抗性鉴定方法及不同品种甘薯抗性研究. 黄咏梅,李彦青,吴翠荣,李慧峰,陈天渊.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