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胶菊花对苘麻和稗的化感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业兵
作者: 陈业兵;邓立刚;李增梅;董崭;刘伟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银胶菊;苘麻;稗;化感作用
期刊名称: 杂草科学
ISSN: 1003-935X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1-4
摘要: 通过室内培养皿法,研究了银胶菊花水浸提液及其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剩余水相不同极性组分对苘麻和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 g/L浓度处理下,水浸提液完全抑制苘麻和稗种子萌发,对苘麻和稗根长、芽长、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2.6%、89.1%、84.3%和91.7%、55.8%、39.1%;正丁醇相抑制苘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强,乙酸乙酯相抑制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强。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1 g/L浓度处理下,乙酸乙酯相生物活性最高,苘麻和稗种子萌发率分别为13.3%和33.3%,对苘麻和稗根长、芽长、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63.1%、80.0%、58.3%和51.3%、26.7%、23.3%。
分类号: Q945
- 相关文献
[1]银胶菊对苘麻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陈业兵,刘伟堂,李增梅,邓立刚,董崭. 2013
[2]银胶菊的花对小麦的化感作用机制. 陈业兵,王金信,吴小虎,金涛,刘君良. 2010
[3]银胶菊花朵水浸液对4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陈业兵,刘伟堂,李增梅,邓立刚,董崭. 2014
[4]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几种植物的化感作用. 曾东强,韦家书,张国良,周国辉. 2008
[5]外来入侵植物银胶菊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 高兴祥,李美,谢慧,高宗军,张秀荣. 2012
[6]银胶菊对稗草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陈业兵,刘伟堂,李增梅,邓立刚,董崭. 2013
[7]农药助剂青皮橘油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李茹,熊战之,倪向群,张凯. 2020
[8]广东省水稻田稗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分析. 郭文磊,冯莉,张纯,张泰劼,吴丹丹,田兴山. 2020
[9]宁夏地区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机制研究. 于晓玥,马洪文,杨永杰,张建萍,陆永良,唐伟. 2022
[10]中国境内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形态变异及其遗传和地理背景分析. 邹满钰,陆永良,印丽萍,郭水良. 2017
[11]稗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刘杰淋,刘凤歧,唐凤兰,朱瑞芬,刘慧来. 2015
[12]稗18-WJJ-Ec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靶标抗性机制. 黄启超,顾琼楠,褚世海,陈安安,李林,李儒海,孙正祥. 2022
[13]稗不同出苗时间和密度对机械直播水稻灌浆期根系特性的影响. 张自常,曹晶晶,谷涛,李贵,娄远来,王红春. 2022
[14]稻插远缘杂交后代"远F2―1"光合速率观察与分析. 李慧敏,赵明. 2001
[15]三种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及处理后植株体内莽草酸积累量差异. 张朝贤,黄红娟,魏守辉,张猛,郭峰. 2011
[16]稗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朱文达. 2005
[17]一年生牧草稗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刘杰淋,唐凤兰,张月学,刘凤岐,朱瑞芬. 2014
[18]3种除草剂对不同生育时期苘麻的防除效果. 姜伟丽,姜伟丽,马小艳,任相亮,胡红岩,马亚杰,王丹,宋贤鹏,马艳. 2019
[19]锦葵科4种植物上棉大卷叶螟幼虫种群发生动态. 修春丽. 2016
[20]利用诱集植物苘麻防治设施蔬菜烟粉虱初探. 蔡晓明,吴珉,徐明飞,丁亚慧,胡秀卿,张春荣,赵华,李振.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鲁西南沿黄县区玉米中铅、镉、砷、铬重金属的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作者:丁敏;陈璐;万春燕;李萍;岳晖;李霞;邓立刚
关键词:鲁西南沿黄县区;重金属;玉米籽粒;健康风险评价
-
防治长柔毛野豌豆生草果园杂草茎叶处理剂筛选
作者:王恒智;王立鹏;孙瑞红;金涛;彭学岗;王金信;刘伟堂
关键词:果园生草;长柔毛野豌豆;咪唑乙烟酸;精喹禾灵;除草活性;安全性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稻中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和丙草胺的残留量
作者:齐晓雪;董崭;冯义志;梁林;刘敬民;左伯军
关键词: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水稻;残留
-
山东省蒙阴县桃园杂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研究
作者:王立鹏;王恒智;孙鹏雷;张晓林;刘伟堂;孙瑞红;王金信
关键词:桃树;杂草种类;出土规律;自然消长动态
-
山东省桃园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结构
作者:王立鹏;张晓林;孙鹏雷;朱宝林;刘伟堂;孙瑞红;王金信
关键词:桃树;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优势度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小麦粉中6种重金属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陈璐;丁敏;李霞;李增梅;邓立刚;秦宏伟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不确定度;重金属;小麦粉
-
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残留分析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作者:邓立刚;李霞;陈璐;郭栋梁;刘俊华;韩凯欣;杨晓刚;侯倩;李欣欣;李增梅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小麦;残留;消解;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