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努比亚山羊体尺指标、瘤胃发酵和器官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宇航

作者: 刘宇航;占今舜;计接权;王海波;王丽媛;赵生国;霍俊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芦丁;山羊;体尺;瘤胃发酵;细菌菌群;器官重量;肠道发育

期刊名称: 中国饲料

ISSN: 1004-3314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00-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努比亚山羊体尺指标、瘤胃发酵和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月龄健康、体重相近的努比亚山羊母羊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羊.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25 mg/kg芦丁(试验Ⅰ组)和基础饲粮+50 mg/kg芦丁(试验Ⅱ组).试验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饲养结束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正试期第10天试验Ⅰ组和Ⅱ组山羊管围分别显著提高5.57%(P<0.05)、6.93%(P<0.05),正试期第60天试验Ⅱ组管围和体高分别显著降低6.54%(P<0.05)、8.23%(P<0.05),试验Ⅱ组体长相对于Ⅰ组显著提高3.69%(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42.14%(P<0.05)、21.62%(P<0.05).试验Ⅱ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29.23%(P<0.05)、29.43%(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瘤胃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乳酸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 271.57%(P<0.01)、1686.09%(P<0.05)、280.00%(P<0.01)和 16226.73%(P<0.01),试验 Ⅱ 组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栖瘤胃普雷沃菌、乳酸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130.56%(P<0.01)、381.74%(P<0.05)、188.00%(P<0.01)、546.00%(P<0.01)、25624.75%(P<0.01),嗜淀粉瘤胃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57.89%(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嗜淀粉瘤胃杆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栖瘤胃普雷沃菌和乳酸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心脏重量、瓣胃重量和指数分别显著降低14.50%(P<0.05)、24.00%(P<0.05)、20.00%(P<0.05),试验 Ⅱ 组肝脏重量和指数分别提高 12.54%(P<0.01)、14.95%(P<0.01),瓣胃重量和指数分别显著降低29.41%(P<0.05)、28.57%(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十二指肠VH/CD和回肠VH分别显著降低0.13%(P<0.05)、15.42%(P<0.05),试验Ⅱ组十二指肠VH、CD、回肠VH、VH/CD 分别显著降低 29.19%(P<0.05)、20.92%(P<0.05)、18.23%(P<0.05)、26.14%(P<0.05),空肠 CD 显著提高15.63%(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芦丁可以增加努比亚山羊部分瘤胃菌群的数量,影响瘤胃发酵,对胃肠道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分类号: S816.5

  • 相关文献

[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广丰山羊肉品质、血清酶活性、瘤胃发酵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占今舜,刘远,占咏平,李文杨,霍俊宏. 2021

[2]澳洲白绵羊和杜泊羊与湖羊杂交的F1代体尺、器官重量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张明良,雒瑞瑞,王彩莲,郎侠. 2023

[3]芦丁对山羊组织脂肪酸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许翔,霍俊宏,刘海文,付戴波,杨珍,沈菲,黄列伍,占今舜. 2023

[4]白酒糟TMR颗粒饲粮对育肥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杨康,吴文旋,吴佳海,孙伦,韩娥,莘海亮. 2018

[5]低饲粮阴阳离子差补镁对山羊体液酸碱平衡、血钙与镁、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马政发,许可,吴文旋,吴佳海. 2021

[6]全株甘蔗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黄文琴,吕小康,王世琴,杨承剑,蒋小刚,刁其玉,张乃锋. 2018

[7]低DCAD对经EDTA诱导的低血钙山羊的钙调因子水平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马政发,杨春红,许可,吴文旋,吴佳海. 2021

[8]转cry1Ab/1Ac基因水稻对野生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取食、体重及器官重量的影响. 李宁,王大伟,宋英,丛林,刘晓辉. 2017

[9]农村有机生活垃圾沼气发酵工艺优化及菌群分析. 魏珞宇,罗臣乾,张敏,施国中,张国治. 2019

[10]冷藏瓶装蟹糊微生物学品质安全特征研究. 马超,许钟,杨宪时. 2008

[11]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群PN-8的筛选及微生物组成研究. 刘建斌,武凤霞,张淑彬,李兰君,王幼珊. 2017

[12]不同发酵时期大麦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刘蓓一,宦海琳,顾洪如,许能祥,沈琴,丁成龙. 2019

[13]乐清湾泥蚶、缢蛏体内及养殖水环境细菌菌群的初步调查. 杨星星,管嘉兴,房文红,郑国兴,于业绍. 2003

[14]不同温度条件下养殖大菱鲆菌群变化和货架期预测. 郭全友,包海蓉,何木,朱彦祺. 2017

[15]不同贮藏条件下羊肉菌群多样性分析. 王守经,杜鹏飞,王维婷,柳尧波,胡鹏,汝医,孙苏军. 2019

[16]养殖大黄鱼加工和冰藏过程中鲜度和细菌类型的变化.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2008

[17]养殖大黄鱼细菌菌群分离鉴定与分析.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 2006

[18]软烤扇贝加工源头的细菌控制研究. 许钟,杨宪时,郭全友. 2010

[19]养殖大黄鱼细菌茵群分离鉴定与分析.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 2006

[20]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冷冻南极磷虾中细菌菌群结构分析. 江艳华,姚琳,李风铃,郭莹莹,朱文嘉,王联珠.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