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粳稻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庆勇

作者: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张巧凤;许凌;王才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粳稻;雄性不育系;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8 年 22 卷 01 期

页码: 57-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12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3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除单株穗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不显著外,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测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主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作用较突出。穗长、穗颈长、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受不育系的影响较大,其余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以六盐A、丹阳941A、98G26A、99-9A、香粳8016A和95122A较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恢复系以C418、J16、晚161和C76较好。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差异性比较研究. 苏小俊,袁希汉,卢成苗,高军,徐海. 2008

[2]几个杂交粳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及其利用价值评价. 程灿,周继华,曹黎明,袁勤. 2012

[3]籼型三系杂交稻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的杂种负优势效应及配合力、遗传力分析. 游书梅,蒋开锋,杨莉,杨乾华,张涛,万先齐,郑家奎. 2011

[4]滇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李贵勇,袁平荣,杨天梅,邱崇力,李铮友,卢义宣,李本逊,杨从党. 2010

[5]两系超级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分析. 邓启云,吴丹,刘英,吴俊. 2013

[6]杂交稻新组合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利用评价. 赵德明,林纲,江青山,杨从金. 2012

[7]油葵不育系、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的评价. 谢宗铭,陈寅初,李万云,陈福隆. 2002

[8]谷子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宋国亮,冯小磊,范光宇,史高雷,李双东,王峰,王晓明,赵治海. 2017

[9]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杨加银,盖钧镒. 2009

[10]杂交水稻表型、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 陈俊孝,游艾青,刘凯. 2020

[11]小麦雄性不育系BS366和FA-101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苑少华,李艳梅,白建芳,段文静,谭照国,刘子涵,王娜,赵昌平,张风廷,陈兆波,张立平. 2020

[12]杂交大豆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韩亚丽,林春晶,丁孝羊,彭宝,李文跃,张春宝,赵丽梅. 2018

[13]胡麻两系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王利民,张建平,党照,裴新梧,党占海. 2016

[14]向日葵主要农艺与品质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贾秀苹,卯旭辉,岳云,梁根生,赵晓文. 2017

[15]胡麻17份亲本及组合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党照,张建平,王利民,汪平,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赵玮. 2024

[16]陆地棉配合力与杂种优势、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马雄风,周晓箭,张先亮,白凤虎,王海风,孟清芹,裴小雨,喻树迅. 2012

[17]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侯荷亭,壮志宏,赵根弟. 1995

[18]大豆不育系的恢复系筛选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杰坤,张磊,孙文勤,黄志平,张丽亚,胡晨,胡国玉,周斌. 2010

[19]利用Barnase和Barstar基因创建棉花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 朱永红,李朋波,潘转霞,杨六六,夏芝,曹彩荣,吴翠翠,丁霄,侯保国. 2017

[20]上海市杂交粳稻品质育种的实践. 全立勇,施标,高卫兵,袁勤.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