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方鸡种血浆蛋白质(酶)多态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博

作者: 刘博;谢芳;陈国宏;张学余;吴信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方鸡种;蛋白质多态性;基因杂合度;模糊聚类

期刊名称: 扬州大学学报

ISSN: 1671-4652

年卷期: 2004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10-14+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淀粉凝胶电泳法,检测我国12个地方鸡种淀粉酶、酯酶、运铁蛋白及碱性磷酸酶等4种血浆蛋白质(酶)结构基因座的多态性。12个地方鸡种中所测的4个座位均表现出多态。根据检测座位的基因频率,计算群体平均基因杂合度,并用模糊聚类法对所研究的12个地方鸡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和白耳鸡在λ为0.996时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与狼山鸡、仙居鸡、河南斗鸡、萧山鸡、固始鸡和藏鸡等依次聚为一大类,表明泰和乌骨鸡和白耳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北京油鸡与其他鸡种距离较远。

分类号: S831

  • 相关文献

[1]利用微卫星技术分析中国部分地方鸡种的遗传结构. 吴信生,陈国宏,王得前,张学余,王克华,成荣,刘博,徐琪,周群兰. 2004

[2]利用A-PAGE研究谷子籽粒蛋白质多态性. 杨延兵,张华文,秦岭,王海莲,管延安,段乃彬,张晗. 2009

[3]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溧阳鸡的群体遗传变异. 张军,龚道清,张红,沈立权,王志跃,万建洪,陈宽维. 2004

[4]浙江省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聚类分析. 蒋立希,陈曼玲. 1991

[5]改进模糊聚类算法在浙江旱栽优势作物核心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李笑,徐志福,朱丹华. 2009

[6]应用RAMP技术对猴头菌属菌种鉴定. 谭旭华,高明,宋慧,张明. 2006

[7]大麦引进种质资源表型的多样性与模糊聚类分析. 解松峰,欧行奇,张百忍,聂小军,杜向红,张宝军,宋卫宁. 2010

[8]计算机模糊聚类综合评价品种抗病性. 顾才东,李华. 2003

[9]中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的多元分析. 刘向萍,常国斌,陈国宏,赵文明,徐琪,王克华,陈蓉,秦玉蓉,胡国顺,施雪奎. 2008

[10]基于多种土壤养分的精准管理分区方法研究. 李翔,潘瑜春,马景宇,赵春江,王纪华. 2007

[11]聚类分析在农业中的应用. 杨洪泽,胡晓航. 2020

[12]基于格网和模糊聚类的河南省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区划与分析. 黎世民,张红利,王来刚,郑国清,郭燕,高建华. 2020

[13]黑龙江省2004—2008年审定水稻品种产量特性分析. 聂守军. 2008

[14]青海羊厩肥质量数值分类研究. 廖铁军,黄云,邹宗杰,邓义林. 1996

[15]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农艺因子筛选. 郑永强,邓烈,何绍兰,周志钦,易时来,赵旭阳,王亮. 2010

[16]模糊聚类方法在南方红壤小流域土壤属性制图中的应用——以长汀朱溪河小流域为例. 谢军,秦承志,肖桂荣,杨琳,雷秋良,刘军志,朱阿兴. 2015

[17]河南省小麦气候生态区划及生长发育特点. 张世成,丁运华,郭荣秀. 1996

[18]模糊聚类在红花生态型分类上的应用初探. 杜刚,杨建国,李文昌,张锡顺. 2003

[19]渤、黄、东海水团多年月平均分布与变化的初步分析. 刘树勋,沈新强,王幼琴,韩士鑫. 1993

[20]克字号小麦高代新品系鉴定的模糊聚类分析. 李长辉.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