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实生苗地下横走茎形态发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振兴

作者: 王振兴;艾军;许培磊;张庆田;王英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五味子;地下横走茎;形态发生;越冬芽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0 年 10 期

页码: 216-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五味子实生苗地下横走茎的形态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a生五味子子叶腋芽可发育为地下横走茎,但其发育较缓慢,在8月下旬至9月初才发育成地下横走茎,第1片真叶腋芽和第2片真叶腋芽当年均可以发育成地下横走茎;2 a生和多年生五味子植株基部的越冬芽都会发育成地下横走茎;无论是子叶腋芽还是越冬芽在转变初期与一般芽形态相似,但经过伸长生长后,其茎尖开始弯曲以适应地下生长。地下横走茎的发生部位较集中,常呈轮生状。较高节位芽的超显微结构与子叶叶芽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五味子的芽能否形成地下横走茎在其形成的早期可能就已经决定。

分类号: S567.19

  • 相关文献

[1]五味子根、茎和地下横走茎形态解剖学研究. 王振兴,艾军,王英平,许培磊,范书田. 2012

[2]茶树CsAIL的克隆及在不同休眠阶段的表达分析. 张伟富,刘莹,孙冷雪,王璐,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韦朝领,郝心愿. 2019

[3]茶树越冬芽萌展期碳氮代谢动态及相关基因分析. 吴琼,刘丹丹,阮旭,沈季雪,徐奕鼎,王文杰,张正竹,夏恩华. 2019

[4]氮肥和植物激素对龙胆越冬芽形成的影响. 赵露,惠建成,孙天尊,魏云洁,李蕾,庞立杰. 2018

[5]亚麻形态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 王克臣,冷超,李明. 2010

[6]音猬因子和β-连锁蛋白在牦牛蹄缘不同位点毛囊形态发生中的时空表达. 赵云辉,郁枫,王旭强,苏小舟,李静,任强. 2009

[7]高等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周键,孙建波,彭明. 2008

[8]辣椒茎、叶离体培养中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吴鹤鸣,赵华侖. 1992

[9]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子叶不定芽形态发生过程研究. 赵璘,刘文革,阎志红,谢丽芬. 2008

[10]器官形态发生探索Ⅱ:独特的哺乳动物模型鹿茸. 赵海平,褚文辉,陈广信,李春义. 2015

[11]四倍体西瓜雄蕊花瓣缺失突变体的发现及形态特征. 刘文革,赵胜杰,阎志红,何楠,万学闪. 2009

[12]棉花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CGSM)研究. 龙腾芳,董占山,蒋国柱,邓绍华,吴同礼,崔秀稳,潘晓康. 1992

[13]器官形态发生探索Ⅱ:独特的哺乳动物模型鹿茸. 赵海平,褚文辉,陈广信,李春义. 2015

[14]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毛囊结构及形态发生过程研究. 张燕军,尹俊,李金泉,李长青. 2007

[15]毛囊形态发生过程相关研究进展. 赫雪,谷英,斯登丹巴,德德玛,窦骁宁,吴怡,岳耀敬. 2022

[16]几种抗生素对离体培养中植物形态发生的影响. 刘凡,曹鸣庆,佐藤隆德. 1993

[17]非洲菊组织培养的形态发生与快繁技术. 吕复兵,朱根发,廖飞雄,邹春萍,王碧青,李卫华. 2004

[18]RUS家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胡垚,李思蕤,张欣欣,汤青林,魏大勇,田时炳,杨洋,王志敏. 2024

[19]山羊痘病毒感染的OFTu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和宿主细胞中山羊痘病毒的形态学观察. 曾显成,池雪林,林群群,罗树红,吴宝成. 2015

[20]牦牛胎儿皮肤毛囊的形态发生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和定位. 佘平昌,梁春年,裴杰,褚敏,郭宪,阎萍.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