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渣粉抗氧化活性和风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赛丽

作者: 张赛丽;房祥军;吴伟杰;高原;陈杭君;杨海龙;郜海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杨梅;果渣;干燥;抗氧化;风味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440-14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杨梅果渣作为一种加工副产物,富含酚类、糖类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为实现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将其加工成杨梅果渣粉,并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果渣粉物理性质、风味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样品具有更低的堆积密度,更高的L*值和a*值,同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最高,还原力、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具有高总糖含量和低总酸含量,并保留有更多的醛类、酯类和酮类成分。热风干燥样品与真空干燥样品在物理性质和抗氧化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热风干燥样品中总糖含量较低。真空干燥效果最差,样品中总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较高的乙酸含量影响了杨梅果渣粉的风味。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则具有较高的果香和脂肪香。综合评价,冷冻干燥更适于加工杨梅果渣粉。

分类号: TS209

  • 相关文献

[1]杨梅果实干燥特性及其品质. 曹雪丹,戚行江,方修贵,赵凯. 2010

[2]不同干燥条件下福白菊菊花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2020

[3]模拟昼夜条件下风速对风干腊肠品质的影响研究. 程镜蓉,张业辉,唐道邦,刘学铭,林耀盛,陈智毅. 2017

[4]干燥方式对脱水桑叶品质的影响. 孙小静,刘军,邹宇晓,廖森泰,刘凡,沈维治,林光月. 2016

[5]提香温度对绿茶(香茶)干燥效能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蔺志远,施江,谭俊峰,林智. 2020

[6]干燥温度对脱水薄荷品质的影响. 张超,卢江长美,王宇滨,马越,赵晓燕. 2016

[7]不同干燥方式对秋茄功能成分与生物活性的影响初探. 夏其乐,郝蓓琼,韩超,曹艳,杨祖泉,刘晨星,陈秋夏. 2023

[8]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的超声-微波协同优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对比. 柳萌,郜海燕,房祥军,吴伟杰,陈杭君,刘瑞玲. 2021

[9]杨梅蛋白酶解肽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张一帆,王强,王伟,吴莉宇,张玉,章程辉. 2015

[10]杨梅露酒主要成分变化及其浸提条件优化. 夏其乐,邢建荣,郜海燕,陈剑兵,方堃. 2016

[11]不同制汁方式对石榴酒品质的影响. 吕真真,焦中高,刘慧,王艳杰,张春岭,刘杰超. 2020

[12]不同预处理对干制双孢菇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江宁,戚思影,韩吉平,千春录,张钟元,牛丽影,孙英杰. 2023

[13]葛根固体饮料的配方优化及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郑敏,苏福联,黄东海,李宇,廖璐婧,罗孝荣,赵仁君,杨宝红,罗凯,何美军. 2023

[14]蓝莓果酒发酵工艺条件及品质研究. 刘小莉,仇小妹,王英,张丽霞,李莹,周剑忠. 2016

[15]果渣营养价值及其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田志梅,马现永,鲁慧杰,崔艺燕,王刚. 2019

[16]果渣的利用现状及开发动向. 胡聪,李仲玄,斯大勇,张日俊. 2017

[17]果渣含量及杀菌方式对桑葚蒸馏酒高级醇的影响. 周青,吴继军,徐玉娟,余元善,肖更生. 2014

[18]果渣类非常规饲料在养羊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海微,郑楠,韩荣伟,汪慧,黄良策,郭晓东,李发弟. 2013

[19]青梅加工副产物的成分分析. 陈智毅,刘学铭,吴继军,李升锋,吴娱明,邹宇晓,施英. 2009

[20]乳酸菌发酵苹果酱制备工艺研究. 吴兴壮,张华,张晓黎,迟吉捷,鲁明,于淼.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