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D-HPD方式对蓝莓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雨

作者: 张雨;韩延超;刘瑞玲;陈慧芝;房祥军;吴伟杰;郜海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莓;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低场核磁共振;水分分布;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237-24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蓝莓在FIRD-HPD干燥方式下,内部水分含量及迁移状况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及其成像技术(MRI),采集不同水分转换点干燥过程的蓝莓弛豫特性以及质子密度图像信息,分析其规律变化,并研究干燥前、后蓝莓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转换点为30%,40%,50%时,蓝莓到达干燥终点的时间分别为480,420min和360 min。蓝莓的T2反演谱有3个不同的弛豫峰:T21(0.01~10 ms)结合水、T22(10~100 ms)不易流动水和T23(100~1 000 ms)自由水。自由水(T23)和不易流动水(T22)向弛豫时间短的方向迁移,在干燥后期,结合水成为蓝莓中主要水分状态,自由水完全消失。基于MRI技术得到不同干燥方式各干燥阶段的磁共振成像,质子信号随干燥进程逐渐减小。LF-NMR和MRI技术可很好地监测干燥过程中动态水分分布和迁移变化。另外,在40%水分转换点联合远红外热泵干燥处理下,蓝莓果干色泽、营养品质等指标均优于30%和50%的水分转换点联合远红外热泵干燥方式。综合考量后,联合红外干燥水分转换点设置为40%是加工蓝莓果干的最优选择。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冻融过程对速冻油条水分分布与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康志敏,张康逸,高玲玲,温青玉,宋范范,盛威. 2018

[2]~(60)Co-γ动态辐照对“园蓝”蓝莓品质的影响. 陈曦,李国林,陈梦玉,林平,黄道梅. 2016

[3]贮藏微环境气体调控对蓝莓冷藏期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李天元,张鹏,李江阔,孙浩. 2016

[4]不同气调元件对便携式气调箱冷藏蓝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张鹏,李天元,李江阔,李春媛,孙浩. 2016

[5]鲜食蓝莓产地保鲜技术研究初报. 胡勇,张福生,徐宏,陶龙. 2009

[6]振动胁迫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许时星,郜海燕,陈杭君,韩强. 2017

[7]促成栽培不同蓝莓品种的品质变化比较研究. 蒋鑫,黄晗达,杨静慧,冯国华,王兴,胡中惠. 2019

[8]不同保鲜剂对蓝莓保鲜效果的比较. 张莉会,李志航,廖李,乔宇,张金木,陈学玲. 2020

[9]肥水耦合对蓝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慧琴,谢鸣,梁英龙,肖金平,吴慧,胡湘明. 2010

[10]不同温度热风干燥对蓝莓果干品质的影响. 张群,刘伟,袁洪燕. 2018

[11]化学渗透预处理对蓝莓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张群,刘伟,李绮丽,丁胜华. 2019

[12]化学渗透预处理对蓝莓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英文). 张群,刘伟,李绮丽,丁胜华. 2019

[13]不同基质栽培对蓝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斌,李嘉琦,王升,徐艺格. 2024

[14]硅窗盒包装蓝莓货架期品质变化规律. 耿子坚,陈于陇,肖更生,徐玉娟,吴继军,林羡,温靖. 2017

[15]酸性氨基酸水溶肥对蓝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诸海焘,张继东. 2023

[16]上海地区南、北高丛蓝莓品质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施春晖,徐方杰,王晓庆,张学英,骆军,叶正文. 2013

[17]8个蓝莓品种果实成熟规律和品质研究. 刘娟,周长富,龚碧涯,杨水芝,曾斌,潘美山. 2021

[18]贮运微环境气调对蓝莓货架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刘虹丽,张鹏,李春媛,李江阔,李金金. 2017

[19]醒发过程馒头面坯中各物质的动态变化. 刘长虹,王欣怡,拱姗姗,张煌,王远辉. 2019

[20]生鲜猪肉持水性的核磁共振研究. 姜晓文,韩剑众.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