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Pgi-1同工酶的异常分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川根

作者: 吕川根;邹江石;池桥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种间杂种;异常分离;同工酶;配子体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1997 年 11 卷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或偏粳型广亲和性品种的杂交后代F_2集团8个,分析了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Pgi-1同工酶的分离情况。其中4个F_2集团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离正常的孟德尔分离比例,带粳稻标记基因Pgi-1~2的配子明显减少,只占总受精配子的41.4%±2.8%。而另4个F_2集团则保持正常分离比例。分析结果表明,Pgi-1的异常分离与雌性育性无关,也不是由于花粉形态性败育而致,在第3染色体Pgi-1附近,存在一个独立于ga-2和ga-3的新的配子体基因,控制花粉的受精竞争。在该配子体基因位点上,一些粳稻品种或偏粳型广亲和性品种具有的等位基因可以消除籼粳交后代中由于受精竞争而导致的粳配子败育。

分类号: S511.101

  • 相关文献

[1]两例水稻极端异常分离现象的遗传分析. 唐丁,郭龙彪,曾大力,张光恒,程祝宽,钱前. 2006

[2]脆茎基因在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中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赵凌,漆庆明,邹江石,池桥宏. 2004

[3]玉米配子体基因研究进展. 梁文科,张丽华,赵大军. 2005

[4]玉米杂交不亲和性研究初探. 曾三省. 1998

[5]外源基因异常分离水稻9311HR的雌雄配子育性. 林静,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张所兵,张巧凤,王才林. 2007

[6]水稻T-DNA插入雄配子不育突变体的创建. 陈睿,于法科,刘华清,杨绍华,王锋. 2012

[7]抗白叶枯病籼稻DV_(85)在籼粳交中的遗传表现. 张小明,林贻滋,奚永安. 1993

[8]外源基因异常分离的抗除草剂水稻9311HR bar基因的遗传传递. 林静,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张所兵,王才林. 2006

[9]糯质玉米种质创新研究初报. 何余堂,梁文科,孟良玉,马勇,赵大军. 2005

[10]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种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 2002

[11]水稻籼粳杂种IR36/Kamairazu花粉育性的遗传. 吕川根,高艳红,宗寿余,邹江石. 2006

[12]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宗寿余,赵凌,邹江石. 2002

[13]水稻籼粳杂种雌性不育的细胞学初步观察(简报). 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1993

[14]水稻亚种间杂种的分类与利用. 吴建利,李振宇. 1993

[15]水稻亚种间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吕川根,邹江石. 2000

[16]水稻亚种间杂种F_1半不育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李万昌,王静,王俊伟,余娇娇,郭士伟. 2013

[17]籼粳杂种亚优2号高产生理基础探讨. 吕川根,谷福林,陆曼丽,邹江石. 1991

[18]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杨杰,万建民,翟虎渠,王才林,仲维功,邹江石. 2003

[19]水稻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崔杰,杨振玉,高勇. 1993

[20]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分化的研究:Ⅰ.形态及酯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分析. 袁平荣,卢义宣,黄迺威,才宏伟,王象坤.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