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适应大豆品种中黄13的光周期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妍

作者: 姜妍;冷建田;费志宏;冯涛;祖伟;王连铮;韩天富;吴存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中黄13;广适应性;光周期反应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22-26+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黄13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适宜推广范围覆盖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北方春大豆区、南部和南方多作大豆区部分区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为分析中黄13广适应的机制,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研究中黄13开花期、成熟期等生育期性状,株高、节数、分枝数等农艺性状和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品质性状对光周期的反应,比较中黄13不同性状间以及中黄13与成熟期相近的品种中黄24和凤交66-12间光周期反应敏感性的差异,并分析中黄13在各级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稳定性,以期为中黄13的进一步推广和广适应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中黄13在短日照(12h)、长日照(16h)和北京自然光照条件下均能正常开花结实,生育期性状的光周期反应敏感性弱于中黄24和凤交66-12。随光照长度的增加,中黄13的株型和农艺性状变化较为明显,但与中黄24和凤交66-12相比,其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顶端花序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等性状的光周期反应敏感性均较弱,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其蛋白质含量受光周期影响较大。综合分析光照处理和区域试验的结果,认为光周期反应相对钝感是中黄13广适应的重要原因。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广适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中黄13的选育与应用. 王连铮,孙君明,王岚,李斌,赵荣娟. 2019

[2]大豆新品种合农75的选育. 王志新,郑成海,郭泰,屈淑兰,王长溪,郑伟,李灿东,张振宇,李于,郭美玲,刘忠堂. 2016

[3]大豆光周期反应试验系统研究进展. 曲明南,吴存祥,郭玉华. 2010

[4]大豆开花基因GmCO和GmFT的克隆及表达. 沙爱华,蔡淑平,张晓娟,吴学军,邱德珍,周新安. 2006

[5]对早熟、矮杆、小粒大豆基因型MiniMax作为大豆研究模式材料的探讨. 曲明南,孙石,吴存祥,费志宏,郭玉华,侯文胜,韩天富. 2010

[6]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光周期反应的鉴定. 费志宏,贾贞,冷建田,张宝石,吴存祥. 2009

[7]广适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Y两优302的选育与应用. 邓启云,王少希,杨伟,陈文富. 2011

[8]超高产、抗病、广适应性大豆黑农51的选育研究. 栾晓燕,陈怡,杜维广,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林蔚刚,王家军. 2012

[9]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合丰56号. 朱长明,谭庆丰,宋奇峰. 2010

[10]广适性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云谷2 A的选育. 邓伟,徐雨然,谷安宇,张锦文,年伟,鲁志良,李小林. 2013

[11]大豆属(Glycine)生物学研究——Ⅰ.Glycine属种间光周期反应的初步分析. 徐豹,路琴华,谢雪菊,庄炳昌,高泉浦. 1993

[12]小麦光周期基因Ppd-B1的选择性剪接分析. 郭志爱,赵光耀,任正隆,贾继增. 2009

[13]黑龙江省常用骨干自交系光反应特性研究.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金玲. 2009

[14]植物开花光周期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 沙爱华,王英,刘志文,蔡铭,袁平该,陈宪成. 2006

[15]光敏感雄性不育性状由强感光型向弱感光型粳稻的转育研究. 薛光行,赵建宗,陈平,申岳正,邓景扬. 1991

[16]水稻籼型核不育系的光周期反应特性研究. 黄农荣,张旭,刘彦卓. 2000

[17]氮和钾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李洪喜,焦占力,王忠. 2008

[18]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19]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20]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 闵庚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