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牛蛙虹彩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丽娟

作者: 张丽娟;杨金先;陈强;李英英;葛均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蛙;虹彩病毒;MCP基因;致病性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学报

ISSN: 1005-4545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10 期

页码: 2001-20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一种牛蛙(Rana catesbiana Shaw)传染性疾病的致病病原,本研究利用收集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病料的鲤鱼表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 cell line,EPC)出现变圆、脱落等典型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表明其可能为虹彩病毒,进一步的基因组PCR鉴定和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证实分离的病毒为一株蛙虹彩病毒(Rana grylio virus,RGV),称之为RGV-FJ.攻毒试验表明,感染RGV-FJ的牛蛙出现腹部及大腿出血,肝脏变白肿大,脾脏、肾脏及肺部出血等症状.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攻毒组牛蛙皮肤的黏液层细胞肿胀、排列紊乱,细胞间红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肝细胞肿胀或萎缩、坏死、排列紊乱,门静脉与肝组织剥离,红细胞渗出且肿胀成不规则形态;肾脏的肾小管管腔狭窄,细胞界限模糊,大量红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肺部囊泡细胞排列紊乱,有大量红细胞浸润、淤积.同时利用透射电镜在蛙的肺部观察到病毒粒子.PCR检测显示,攻毒组牛蛙肝脏、脾脏、肾脏、肠道、肌肉、皮肤和肺中均可检测到RGV-FJ,这表明牛蛙发生了 RGV-FJ的系统侵染;攻毒组牛蛙从攻毒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第4天的累计死亡率达到94.12%;并从病死牛蛙的主要内脏器官中重新分离出了 RGV-FJ.上述结果表明,分离的RGV-FJ具有较强致病性,这为进一步开展分离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分类号: S947.2

  • 相关文献

[1]一株牛蛙源虹彩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刘晓东,杨金先,龚晖,朱春华,林天龙. 2012

[2]大鲵虹彩病毒贵州分离株MCP基因的克隆与B细胞表位预测. 王芳,康超,余波,李永霞,周思旋. 2016

[3]大鲵虹彩病毒贵州分离株MC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余波,王芳,康超,李永霞,周思旋. 2017

[4]转人MCP和CD_(59)双基因小鼠的制备. 李莉,郑新民,魏庆信,魏雁. 2003

[5]人工配合饲料填喂牛蛙的试验. 刘金辉. 1991

[6]水稻牛蛙生态种养对稻飞虱防效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张玉烛,黄志农,陈恺林,刘洋,朱国奇,方宝华. 2013

[7]牛蛙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观察. 陈秋羽,郑晓婷,仲劲松,陈智兵,王莹,梁雪莹,董宏标,张家松. 2023

[8]复合保鲜剂对冷冻牛蛙保鲜效果的影响. 任中阳,黄香兰,崔雅清,焦敏,石林凡,杨燊,郝更新,邱绪建,陈玉峰,赵永强,翁武银. 2023

[9]牛蛙特种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 张灿东,熊中晖,李红花. 1993

[10]两种养殖蛙类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学及微生物构成比较分析. 王志龙,夏耘,谢骏,舒锐,王广军,郁二蒙,雷小婷,龚望宝. 2024

[11]HPLC同时测定牛蛙中的己烯雌酚、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残留量. 刘宏程,刘家富,黎其万,邹艳红,梅文泉,黄思司. 2008

[12]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牛蛙中50种兽药残留. 王强,王旭峰,蔡楠,关婉琪,黄珂. 2023

[13]牛蛙水产品中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的内源性分析. 杨慧荣,谢海平,胡鲲,谢文平,谢骏. 2024

[14]一例人工养殖大鲵感染虹彩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的诊治. 余波,王芳,杨莉,史开志,徐景峨. 2013

[15]大鲵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MCP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 曾宪辉,曾令兵,周勇,范玉顶,陈倩,刘文枝,张雪萍,张琳琳. 2015

[16]军曹鱼淋巴囊肿病毒主衣壳蛋白基因全序列分析. 付小哲,石存斌,李宁求,潘厚军,常藕琴,吴淑勤. 2007

[17]中国大菱鲆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史成银,王印庚,黄倢,王清印. 2005

[18]大鲵虹彩病毒的PCR检测及初步应用. 沈红保,张建军,张军燕,李引娣,陈媛媛. 2012

[19]云斑尖塘鳢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王庆,曾伟伟,刘春,李凯彬,常藕琴,潘加雄,石存斌,吴淑勤. 2010

[20]虹彩病毒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广军.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