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柱头活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宏生

作者: 李宏生;李绍祥;杨忠慧;刘琨;赵红;杨木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两系杂交小麦;柱头活力;杂交结实率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2492-24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旨在明确小麦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变化规律,为杂交小麦高产制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个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为研究材料,第1朵小花开颖进行套袋并连续21 d饱和授粉,通过调查研究杂交结实率探讨4个小麦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差异。【结果】4个小麦不育系柱头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柱头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K456S>K64S>K78S>K43S,K64S和K456S柱头活力开颖后第5天达到峰值,而K78S和K43S开颖后第3天达到峰值。4个不育系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都可达15 d,但高柱头活力(结实率>80%)的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K78S(9 d)>K64S(7 d)>K456S(5 d)>K43S(3 d)。K64S柱头活力在大田环境下显著高于温室,最高杂交结实率提高17.58%,平均杂交结实率提高13.83%;2种环境下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无差异,均为17 d,但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大田环境下比温室长2 d,为9 d。【结论】4个不育系都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但达到最高杂交结实率的授粉时间不同,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不育系其柱头活力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开花期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有利于提高不育系最高杂交结实率(柱头活力)和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进而提高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在云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杨木军,顾坚,刘琨,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周金生,刘大钧,陈佩度. 2006

[2]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的选育及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分析. 刘琨,田玉仙,李绍祥,杨和仙,杨木军,顾坚. 2008

[3]两系杂交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Ⅰ.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刘琨,顾坚,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杨木军. 2006

[4]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李生荣,周强,任勇,欧俊梅,雷加容,杜小英,何员江. 2017

[5]两系杂交小麦绵杂麦168品质性状分析. 余敖,李生荣,陶军,任勇,周强,欧俊梅,杜小英. 2014

[6]国审两系杂交小麦主要特点及配套技术. 任茂琼,彭慧儒,肖龙,何胜华. 2014

[7]油菜花粉和柱头寿命的研究. 侯国佐. 1988

[8]提高甘薯杂交结实率的有效途径. 沈稼青,王庆南. 1990

[9]花/蕾低温保存对花椰菜花粉活力及授粉效果的影响. 盛小光,赵振卿,姚星伟,虞慧芳,王建升,沈钰森,孙德岭,顾宏辉. 2021

[10]不同授粉方法对小麦与小黑麦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王子霞,姚翠琴,邵琳,海热古力·阿不力孜,苏敬国,李新杰. 2010

[11](普通小麦×山羊草)F_1用普通小麦回交的初步研究. 樊路,韩敬花,潘淑婷,叶兴国. 1993

[12]马铃薯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师理,纳添仓,阮建平. 2004

[13]两种莺哥凤梨花粉生活力变化特点. 俞信英,沈晓岚,王炜勇. 2008

[14]基于分子分类的石斛兰杂交结实性探讨. 任羽,王呈丹,陆顺教,张志群,尹俊梅. 2015

[15]不同授粉方法对克服月季受精前障碍研究. 赵小慧,马策,阮芳,韩丹丹,李成俊,李振涛. 2022

[16]4个新育成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观察. 董练飞,杨东,张水金,涂诗航,黄俊明,董瑞霞,游晴如,王志赋,黄庭旭. 2011

[17]水稻异交习性的变异、遗传及其改良Ⅱ.水稻异交习性的变异. 袁隆平. 1996

[18]木豆胞质雄性不育系柱头活力研究. 罗高玲,罗瑞鸿,李杨瑞,Saxena K.B.. 2010

[19]颖花不同剪除方法影响籼稻不育系柱头活力持续时间的研究. 林纲,曾健,赵德明,李云武,贺兵. 2007

[20]水稻三系不育系颖花不同剪除方法柱头活力持续时间差异研究. 林纲,赵德明,李云武,贺兵.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