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杂16与其亲本的同工酶谱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钱大顺

作者: 钱大顺;陈旭升;张香桂;狄佳春;张木莲;许乃银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苏杂16;杂种优势;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1999 年 06 期

页码: 1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苏杂16 是陆地棉品种间强优势杂交种。本文在子叶期按根、茎、子叶三个部位对苏杂16 及其双亲的酯酶同工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 苏杂16 的杂种优势类型在单一酶谱图式上属“单一亲本型”; 同时苏杂16 兼具亲本宁101 的酯酶同工酶谱特征和川414 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特征, 显示出异类酶互补的独特性。

分类号: S562.02

  • 相关文献

[1]高粱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 张维强,张纯慎,唐秀芝,李兴桥,苏益民. 1981

[2]2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同工酶的谱带特征. 柴琦,张建全,左昆,王永宁. 2008

[3]人参不同类型的同工酶分析. 赵寿经,王荣生. 1992

[4]构树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崔克明,魏令波,李绍文,李正理,李举怀. 1995

[5]稻瘟病菌致病毒素对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POD、SOD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闫芝芬,陈永芹,崔四平,马春红,魏建昆. 1999

[6]棉花杂交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腺苷磷酸含量的研究. 邢以华,张久绪,杨伟华. 1990

[7]酯酶同工酶技术在杏鲍菇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张疏雨,朱巍巍,陈飞,杨云桥,李莉. 2016

[8]外源C_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 周文麟,倪建福,王亚馥,刘志学,陈克明,杨汉民. 1992

[9]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鉴定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吴营昌,岳红宾,袁红霞. 2001

[10]外源DNA导入糯玉米自交系D_0代变异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张慧英,韦家川,吴子恺,郝小琴,王小敏. 2006

[11]杂交水稻抽穗结实期间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研究. 陆定志,潘裕才,马跃芳,林宗达,鲍为群,金逸民,游树鹏. 1988

[12]富士系苹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闫忠业,伊凯,李作轩,刘志,王冬梅,杨峰. 2006

[13]外源DNA导入糯玉米自交系Do代变异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张慧英,韦家川,吴子恺,郝小琴,王小敏. 2006

[14]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新疆野苹果多态性试验简报. 李天俊,胡忠惠,王丽. 2003

[15]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蒋伟明,侯仕熙,周林,董晓飞,任志仙. 1993

[16]SC2053诱导的雄性不育进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蒋爱湘,肖建国,周国雷,严盛勋,范俊山,石斯发,祁忠占,徐冬. 1993

[17]小麦抗白粉病生化标记-过氧化物酶PⅠ 6.1酶带. 王立新,苏青,康彤彤,徐民新,陈哲. 1999

[18]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玉米幼苗生长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洪仁远,蒲长光. 1989

[19]水稻种子生活力的研究. 石思信,江潮余,田玥. 1982

[20]栽培大麦辐射敏感性与进化的关系. 赵孔南,王彩莲,慎玫,徐刚,陈秋方.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