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瘤黑粉菌的遗传交配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三凤

作者: 陈三凤;刘德虎;李季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瘤黑粉病;交配型;位点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00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146-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分类号: S432.4

  • 相关文献

[1]动物生产的地境适应性. 侯扶琴,袁航,侯扶江. 2010

[2]测序比对基因突变位点与修水黄羽乌鸡卷羽性状的关联性. 张危红,魏岳,康昭风,谢金防,武艳平. 2024

[3]同工酶差异位点分析在蔬菜杂交种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郑晓鹰,李丽,邢宝田. 2001

[4]大豆油分含量位点主要等位基因挖掘. 吴琼,朱荣胜,齐照明,蒋洪蔚,杨春明,刘春燕,胡国华,陈庆山. 2012

[5]规模化猪场封闭舍内细菌气溶胶粒度分布研究. 陈剑波,韩一超,王树华,武守艳,韩文儒,程晓亮. 2016

[6]普通小麦(T.aestivum)Kr1基因和Ph1基因不是同一个位点的一个证据. 樊路,韩敬花,邓景扬. 1988

[7]室内快速筛选防治玉米瘤黑粉病药剂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张家齐,张海剑,刘树森,郭宁,金戈,石洁. 2020

[8]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李志勇,梅丽艳. 2008

[9]玉米瘤黑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车宏伟,车庆成,董海. 2010

[10]玉米瘤黑粉病抗性资源筛选及遗传分析. 肖明纲. 2023

[11]玉米瘤黑粉病与丝黑穗病高效接种方法的筛选. 邹晓威,夏蕾,王娜,姜兆远,李莉,郑岩. 2017

[12]玉米瘤黑粉菌的寄生策略及其调控机制. 李智敏,严理,严准. 2016

[13]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内蒙古和甘肃的交配型分布及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王英华,国立耘,梁德霖,朱小琼. 2003

[14]福建省稻瘟菌的育性及其交配型. 王宝华,鲁国东,张学博,谢联辉,王宗华,袁筱萍,沈瑛. 2000

[15]杏鲍菇担孢子交配型的鉴定分析.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刘晓红. 2010

[16]鄂、湘、赣、滇、黔、川六省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 朱培良,沈瑛,袁筱萍. 1994

[17]用微卫星(MS)标记分析稻瘟病菌的有性生殖和遗传多样性. 沈瑛,C.KAYE,J.FROUN,邓一文,D.THARREAU. 2004

[18]湖南省3个主要稻瘟病区菌株的交配型分布及其生理小种测定(英文). Raoul Bruno NGUEKO,沈瑛,徐同. 2003

[19]蛹虫草菌株的交配型鉴定及其部分栽培特征研究. 刘敏祥,何华奇,茅文俊,鲍大鹏. 2017

[20]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的交配型与寄生适合度分化. 郭丽媛,贾慧,曹志艳,谷守芹,孙淑琴,董金皋.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