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亚萍

作者: 郑亚萍;孔显民;成波;王华松;刘歧茂;张伟;姜振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高产;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光截获率;干物质生产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03 年 32 卷 02 期

页码: 21-25

摘要: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产量为9225kg/hm2高产花生群体特征,结果为:(1)花生LAI符合y=0.2354-0.0489x+0.003x2-0.00002x3。LAI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峰值期LAI在5以上。3以上LAI维持60d,4以上LAI维持40d。(2)全生育期LAD为331.7m2/d/m2,其中产量形成期LAD为263.5m2/d/m2,占全生育期的79.4%。(3)LIR在幼苗期一般不超过50%。结荚期前后是光截获的高峰期,LIR在90%以上。(4)群体和荚果干物质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y群体=1600/(1+247.8937e-0.0857x),y荚果=920/(1+456343.0006e-0.1545x);群体干物质积累高峰出现在出苗后64d,最高速率为35.5g/m2/d,荚果干物质积累高峰出现在出苗后84d,最高速率为35.5g/m2/d。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种植技术和种植密度对吉花2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伟,李玉发,何中国,刘红欣,李伟堂,杨翔宇,张连喜,牛海龙. 2024

[2]纤维亚麻亩产350公斤原茎产量结构与生理参数初探. 徐丽珍,周以贤,张福修,关凤芝,赵德宝,宋宪友. 1993

[3]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研究. 刘彦卓,孔清霓,张旭,黄农荣,林道宣,蔡汉雄,梁权,梁友强,梁成英. 1996

[4]花生超高产群体特征与光能利用研究. 王才斌,郑亚萍,成波,(?)继锋,姜振祥. 2004

[5]呼和浩特市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分析. 王云生,孙峰成,冯勇,付增娟,鲁克,邵志壮,李美娜. 2014

[6]控释肥料对不同品种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叶片生理的影响. 郭峰,初长江,王才斌,吴正锋,李新国,郑亚萍,万书波. 2012

[7]花生叶面积指数精准快速监测方法研究. 董建舒,申孝军,衣若晨,李强,苗昊翠,侯献飞,陈军伟,薛铸. 2024

[8]湿涝对花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易静,刘登望,王建国,张昊,郭峰,万书波,李林. 2017

[9]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冠层光能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昊,林涛,汤秋香,崔建平,郭仁松,王亮,郑子漂. 2021

[10]吉林省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窦忠玉,梁军,徐晨,侯玉波,李玉发. 2012

[11]高产高蛋白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五号的选育. 马天进,林茂,吕建伟,胡腾文,胡廷会,李正强. 2015

[12]山西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增收对策. 王小强,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王贵江. 2019

[13]早熟高油高产花生新品种豫花47号的选育. 张忠信,董文召,高伟,徐静,臧秀旺,刘华,秦利. 2018

[14]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吉花9号的选育. 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王伟,杨翔宇,牟书靓,李淑芳,李全,何中国,李玉发. 2021

[15]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花生高产最佳播种期探究. 信志红,慈敦伟,张洪卫,李美,杨爱华,刘春兰,田秀菊,刘冬冬,岳义军. 2021

[16]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 刘海龙,吕永超,宁洽,孙晓苹,陈小姝,李春雨,王绍伦,高华援,宋春玲. 2020

[17]优质、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吉花4号的选育. 凤桐,高华援,张宇航,赵叶明,王庆峰,周玉萍,王丽,王喜山,孙晓平. 2012

[18]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高油小花生新品种冀花9号的选育. 王瑾,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宋亚辉,张嘉楠,刘吉生,张强,封树平. 2012

[19]晋西南山区“晋花4号”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碧岱,张建宏,冯丽蓉. 2012

[20]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生育特点及配套技术研究. 李安东,任卫国,王才斌,沙继锋.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