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疫病生防细菌筛选、鉴定及制剂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鹿秀云

作者: 鹿秀云;李宝庆;张晓云;郭庆港;马平;李社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疫病;生防细菌;苎麻疫霉;棉花;微生物杀菌剂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805-8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有效防治由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引起的棉铃疫病,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离体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对棉花、玉米、番茄、黄瓜等作物根围细菌进行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筛选出的生防细菌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离体试验对优秀生防菌2种制剂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拮抗细菌初筛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 250株作物根围细菌中,399株细菌菌株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其中40株拮抗细菌菌株抑菌率在80.00%以上,菌株HMB22922抑菌能力突出,对棉铃疫病菌的抑菌率为85.71%,抑菌带宽10.0 mm。室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MB22922、HMB23917和HMB21405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与化学药剂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人工接种苎麻疫霉5 d和7 d后,3株菌株对棉铃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92%、69.58%、56.54%和81.34%、66.67%、64.60%。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MB22922培养液对棉铃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47.12%~58.64%,优于其它2株供试菌株,与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相当且防治效果稳定。生防菌株HMB22922经形态学观察、序列分析和和微生物鉴定系统被鉴定为萎缩芽胞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人工接种苎麻疫霉5、7和12 d时,以菌株HMB22922为有效成分的2.5′109 CFU/mL萎缩芽胞杆菌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33%、78.66%和64.44%,均优于其相同菌量培养液的防治效果。

分类号: S435.621`S476

  • 相关文献

[1]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品种抗病性及主要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鹿秀云,郝俊杰,赵鸣,年冠臻,郭庆港,张晓云,马平. 2017

[2]棉铃疫病人工接种方法优化及应用. 鹿秀云,商俊燕,邵美琪,谢雪娇,郭庆港,李社增,马平. 2021

[3]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杜鹏程,刘海洋,张军高,李进,周小云,刘梦丽,雷斌,郭庆元. 2020

[4]防治棉铃疫病的9种化学杀菌剂筛选与评价. 鹿秀云,周洪妹,李社增,郭庆港,李宝庆,马平. 2014

[5]苎麻疫霉激发蛋白基因断裂现象初探. 谢丙炎,朱国仁,罗宽,李宗道. 1999

[6]苎麻疫霉诱抗激发蛋白的纯化及其特性. 谢丙炎,朱国仁,罗宽,李宗道. 1998

[7]防病促生枯萎病拮抗菌"98-I"对4种枯萎病防治效果研究. 马利平,乔雄梧,高芬,郝变青. 2005

[8]防治蔬菜灰霉病枯草芽胞杆菌BAB-1水分散片剂的研制. 敖明远,张晓云,郭庆港,曲远航,鹿秀云,崔建州,李社增,马平. 2022

[9]防病促生枯萎病拮抗菌“98-Ⅰ”对4种枯萎病防治效果研究. 马利平,乔雄梧,高芬,郝变青. 2005

[10]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研究进展. 杨丽荣,全鑫,刘玉霞,刘新涛,倪云霞,刘红彦,薛保国. 2009

[11]微生物杀菌剂对番茄重茬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贾海民,鹿秀云,赵聚莹,陈丹. 2011

[12]麻山药根腐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贾海民,鹿秀云,陈丹,李术臣. 2011

[13]生防细菌B579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促长作用. 杨秀荣,王雪莲,王敏,刘水芳,孙淑琴. 2008

[14]Biolog GEN 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汪汉成,李文红,黄艳飞,李凯,李兴龙,张恒,曹毅,陆宁,石俊雄,胡向丹. 2012

[15]生防细菌B579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杨秀荣,刘水芳,孙淑琴,刘亦学,张学文,张惟. 2008

[16]生防细菌A57的鉴定及拮抗蛋白理化性质的研究. 陈莉,段永照,刘歆,缪卫国,努尔孜亚,刘海洋. 2010

[17]蔬菜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菌株HJT2-1种类的初步鉴定. 霍建飞,任文来,郝永娟,刘春艳,王勇,王万立. 2015

[18]生防细菌B579的活性稳定性及其对作物安全性研究. 杨秀荣,刘水芳,孙淑琴,刘亦学,张学文,张惟. 2008

[19]生防细菌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进展. 杨秀荣,刘水芳,孙淑琴,刘义学,张学文,张惟. 2008

[20]生防细菌PA2101和PG3402抑菌和促生特性的研究. 千慧敏,赵辉,刘新涛,倪云霞,邱睿,李小杰,赵新贝,李淑君,刘红彦,文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