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养殖系统潜在有机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晓娟

作者: 胡晓娟;曹煜成;文国樑;袁翠霖;杨莺莺;林小涛;李卓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物降解菌株;罗非鱼养殖系统;降解率;碳源利用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1233-1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新的益生菌菌源,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筛选6株有机物降解菌,研究其对罗非鱼饲料浸出液和饲料原液的降解能力以及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6株菌对饲料浸出液的有机物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实验72 h后,菌株D51对饲料浸出液有机物的降解率最高,达53.49%,其次为菌株D11,降解率为48.83%。各菌株对饲料原液的有机物均具有明显降解作用,菌株D51、D11和D45的降解效果最好,实验15 d饲料原液的COD分别降低了52.46%、46.03%和46.03%,饲料干重分别减少了58.25%、53.08%和52.08%。各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差异,菌株D45对31种碳源表现出很强的代谢活性,菌株D51和D11次之,菌株D52和D53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相对较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D1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D45、D51、D52和D53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鉴于菌株D11、D45和D51对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将其作为降解养殖池塘有机物的备选菌株开展后续研究。

分类号: X172`X714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养殖系统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丁彦文,袁翠霖,李卓佳,杨莺莺,林小涛. 2013

[2]罗非鱼养殖系统中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文国樑,袁翠霖,李卓佳,杨莺莺,曹煜成,洪敏娜,胡晓娟,林小涛. 2014

[3]一株凡纳滨对虾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张宝存,刘飞,边慧慧,刘杰,潘鲁青,黄倢. 2012

[4]yhcZ基因在苏云金芽胞杆菌生长中的功能研究. 家琳达,高坦坦,彭琦,吕静,张杰,陈敏,宋福平. 2018

[5]阴沟肠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生物化工发酵能力比较研究. 汤宏赤,唐婷婷,闭德武,尹金阳,郭媛,林丽华,严少敏,杜丽琴,庞浩. 2018

[6]新鲜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碳源利用的差异性分析. 朱彦祺,郭全友,姜朝军,李保国. 2018

[7]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高晶晶,刘红梅,杨殿林,李睿颖,朱平,高洪军,李静,张秀芝,彭畅. 2021

[8]黄瓜枯萎病菌菌丝际细菌种群丰度变化及其影响黄瓜生长的原因初探. 荆玉玲,郭荣君,李世东. 2020

[9]麦稻茬口期内施氮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王青霞,李美霖,陈喜靖,苏瑶,王强,喻曼,沈阿林. 2020

[10]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对碳源的利用. 陆仕华,周正来. 2000

[11]虎杖对水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陈家长,赵志祥,施羽露,史磊磊,郑尧,邴旭文. 2020

[12]基于Biolog-ECO技术分析杂交鳢和大口黑鲈高产池塘水体微生物碳代谢特征. 李志斐,谢骏,郁二蒙,王广军,余德光,夏耘,王海英,龚望宝,魏南. 2014

[13]柑橘褐斑病菌AaSIP2基因生物学功能初步研究. 唐飞艳,孔向雯,吕韦玮,唐科志. 2018

[14]南海岛礁海域金带齿颌鲷鳃组织和肠道菌群结构及其肠道菌群对碳源的利用特征. 王晶晶,胡晓娟,曹煜成,苏浩昌,文国樑,张月星. 2022

[15]红枣贮藏期果面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及主成分分析. 沙月霞. 2011

[16]Biolog Eco解析不同抗性番木瓜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曹扬,周霞,孔华,霍姗姗,李春强,谭燕华. 2025

[17]外源脯氨酸对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和酶活性的影响. 赵卫松,李社增,鹿秀云,崔钠淇,郭庆港,马平. 2024

[18]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19]肉牛日粮添加硫酸铜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高登宏,莫放,黄应祥,王永新,陈瑶. 2008

[20]高寒地区小黑麦在断奶初期奶公犊瘤胃内动态降解的研究. 尹君亮,陈宁,宋志强,刘福元,李国庆,李周权.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