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ACZ影响冠突曲霉色素及产孢数量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邵蕾
作者: 邵蕾;谭玉梅;任春光;王亚萍;王玉臣;刘作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冠突曲霉;Acz基因;产孢;色素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674-568X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2041-20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实验室前期在高渗条件下筛选得到8个转录因子,其中ACZ (SI65-00458)基因表达量最高,推测ACZ基因在冠突曲霉中参与响应渗透压及调控孢子的产生。因而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了ACZ基因敲除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筛选获得了ACZ敲除菌株,将敲除株分生孢子液接种在含不同浓度NaCl的MYA培养基上,以野生型冠突曲霉为对照,观察敲除株与野生型菌株的区别。研究发现:培养基中不加NaCl时色素有明显变化,野生型为黄色,敲除株为褐黄色;在低渗透压下,菌落边缘不规则;在高渗透压下,敲除株产生的分生孢子数量为野生型的4倍多;无论是在27℃还是在37℃培养,敲除株在低渗及高渗条件下,菌落直径都较野生型小,菌丝较稀疏。表明敲除ACZ基因会影响冠突曲霉菌丝生长、色素的合成及孢子的产生。
分类号: Q933
- 相关文献
[1]茯砖茶“金花菌”vcx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任秀秀,谭玉梅,任春光,王玉臣,刘永翔,刘作易. 2017
[2]冠突曲霉钙调素cam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任秀秀,余芳,谭玉梅,任春光,刘永翔,王玉臣,刘作易. 2017
[3]白茶中金花菌的分离与鉴定. 吴凤,邓有展,秦玉燕,蒋越华,张莉娟,罗义灿,李冬桂. 2021
[4]ppgA基因在冠突曲霉有性产孢中的功能分析. 桂小霞,谭玉梅,王亚萍,邵蕾,刘永翔,任锡毅,黄永会,任秀秀,刘作易. 2021
[5]冠突曲霉preA基因的功能分析. 向婷,于凤明,杨正军,谭玉梅,刘作易,葛永怡. 2020
[6]响应面法优化“金花”菌培养基配方. 周国庆,谭玉梅,王亚萍,黄永会,任锡毅,刘永翔,刘作易. 2018
[7]贵州茯茶散茶发花条件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张舟琼,曹霞,任锡毅,黄永会,刘永翔,谭玉梅. 2023
[8]贵州地区茯砖茶“金花菌”的分离和分子鉴定. 谭玉梅,王亚萍,葛永怡,任秀秀,王玉臣. 2017
[9]冠突曲霉Ac-nsdD基因鉴定分析及抗盐胁迫功能分析. 余春芳,曹广鑫,张亭笛,吴炅臻,杨靖,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位秀丽. 2022
[10]冠突曲霉产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王亚萍,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 2017
[11]龙眼叶枯病菌疏毛拟盘多毛孢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朝生,韦迎春,方月兰,刘卫民. 2013
[12]冠突散囊菌野生型与△veA突变菌株的差异蛋白研究. 桑石磊,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 2014
[13]嗜鞣管囊酵母产孢及单倍体分离研究. 陈东,张水龙,黄日波. 2011
[14]微量元素对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生长及其产毒作用的研究. 马立功,张匀华,季宏平,孟庆林,石凤梅,张威,纪武鹏,王军,刘佳,李易初. 2010
[15]液体与固体培养几种生防真菌的营养研究. . 2009
[16]纳米二氧化钛对炭疽病菌的生物学效应. 王连平,许杰,金立新,方丽,谢昀烨,武军,王汉荣. 2021
[17]茄子褐纹病菌的分离鉴定及产孢条件的优化. 衡周,孙小晴,黄俊霖,孙保娟,李植良,李颖,李涛. 2020
[18]硫酸镁对枯草芽胞杆菌发酵的影响. 张丽霞,杨帆,娄恺,王琦. 2020
[19]不同培养基对甘薯干腐病菌产孢的影响. 杨冬静,孙厚俊,张成玲,徐振,谢逸萍. 2017
[20]影响链格孢菌生长及产孢的因子. 黄世文,余柳青,AlanK.Watson.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制度变化及其影响
作者:王亚萍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变化;影响分析
-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高压电场解冻法兰西西梅工艺
作者:邵蕾;许铭强;马燕;孟新涛;邹淑萍;张婷
关键词:法兰西西梅;高压电场解冻;模糊数学评价;响应面法优化
-
紧凑型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多模式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伟;王亚萍;李荣玉;刘惠芳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农艺性状
-
甘蓝型油菜萌发期耐盐性QTL定位及耐盐种质资源筛选
作者:曹禹;史睿;杨廷海;王亚萍;向亚男;陈锋;张维;朱斌;张洁夫;王晓东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萌发期;耐盐性;QTL;候选基因;种质资源
-
贵州茯茶散茶发花条件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舟琼;曹霞;任锡毅;黄永会;刘永翔;谭玉梅
关键词:黑毛茶;冠突曲霉;散茶发花;工艺优化
-
不同燕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评价
作者:王亚萍;徐林波;王兰;林克剑;于良斌;崔进;张权益
关键词:燕麦;禾谷缢管蚜;抗蚜性;取食行为;刺吸电位图谱
-
冠突曲霉flbD基因功能研究
作者:余用秀;葛永怡;谭玉梅;王亚萍;邵蕾;刘作易
关键词:flbD基因;基因敲除;冠突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