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脉孢菌基因组分泌蛋白的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晓罡

作者: 周晓罡;李成云;赵之伟;苏源;张绍松;李进斌;杨静;刘林;业艳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信号肽;分泌蛋白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06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200-2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v3.0和PSORT,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v2.0和THUMBUP,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Predictor和亚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v1.01对粗糙脉孢菌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已公布的10082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粗糙脉孢菌中有437个蛋白为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最小的可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为252bp,最大为6604bp,平均1433bp,分泌蛋白信号肽长度介于15~59个氨基酸之间。在437个分泌蛋白中,205个具有功能描述,主要包括各种酶类、细胞能量生成、运转以及自身修复、防卫等多种功能。这些蛋白所参与的生化过程可能发生在膜外的周质空间或是菌体外的场所,为该物种营养的摄取,以及对环境做出响应服务。

分类号: Q936

  • 相关文献

[1]稻瘟菌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苏源,李成云,赵之伟,周晓罡,李进斌,杨静,刘林,业艳芬. 2006

[2]酿酒酵母分泌蛋白组的计算机分析. 杨静,李成云,王云月,朱有勇,李进斌,何霞红,刘林,业艳芬,周晓罡,唐萍. 2005

[3]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 田李,陈捷胤,陈相永,汪佳妮,戴小枫. 2011

[4]可可毛色二孢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预测及分析. 邢启凯,李铃仙,曹阳,张玮,彭军波,燕继晔,李兴红. 2020

[5]马铃薯晚疫病菌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初步分析. 周晓罡,侯思名,陈铎文,陶南,丁玉梅,孙茂林,张绍松. 2011

[6]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 田李,陈捷胤,陈相永,汪佳妮,戴小枫. 2011

[7]全基因组预测糙皮侧耳经典胞外分泌蛋白. 谢纯良,龚文兵,严理,朱作华,胡镇修,彭源德. 2017

[8]粗糙脉孢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序列的组成和分布. 李成云,李进斌,周晓罡,张绍松,许明辉. 2004

[9]粗糙脉孢菌NC-3菌株对水稻秸秆降解的影响. 李银水,余常兵,戴志刚,顾炽明,李越,廖星,谢立华,胡小加,秦璐. 2023

[10]粗糙脉胞菌降解水稻秸秆初期转录组分析. 游灵杰,李银水,龚阳敏,顾炽明,胡小加,李越,廖星,秦璐. 2023

[11]四种真菌基因组编码的细胞壁降解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田新生,吴培星. 2009

[12]粗糙脉孢菌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赵亮亮,李燕荣,梁鲜菊,谌斌. 2009

[13]结核分枝杆菌组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潘怡,蔡宏,李淑霞,田霞,李唐,朱玉贤. 2003

[14]稻瘟菌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郑月琴,林艳,何燕华,陈松彪,王锋. 2013

[15]MPT63核酸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潘怡,蔡宏,李淑霞,李唐,朱玉贤. 2003

[16]基于Label 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氮饥饿条件下分泌蛋白组初步分析. 余萍,董超,姚春馨,丁玉梅,周晓罡. 2019

[17]芸薹根肿菌分泌蛋白PbSP1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余方伟,王神云,张伟,王红,于利,李建斌. 2020

[18]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VA基因特异片段的克隆和表达. 彭永刚,刘思国,王牟平,宫强,王春来,沈国顺. 2004

[19]氯霉素和四环素阻碍细菌蛋白分泌研究进展. 吴琼,靳野,郑海学,刘湘涛. 2010

[20]弓形虫突触融合蛋白STXQa1对虫体生长的作用研究. 付佳雯,陈赫明,杨娟,张朝霞,郑君,曹世诺,王彩云,贾洪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