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以来莱州湾南部海岸线及水下地形演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宗海

作者: 任宗海;余建奎;王庆;战超;耿文倩;曹印;李瑞;钱张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莱州湾;海岸线;水下岸坡;等深线

期刊名称: 海洋地质前沿

ISSN: 1009-2722

年卷期: 2023 年 11 期

页码: 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莱州湾南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地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海岸地貌的演变规律对海岸防护和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不同时期测量或成像的海图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RS和GIS技术对海岸线和水下岸坡演变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1958–2021年自然岸线逐渐减少,人工岸线逐渐增加,到2021年人工岸线长度约占总长度的87%,海岸线演化与海岸带建设密切相关;(2)以1984年为界,1984年前以自然演变为主,1984年后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自然演变下海岸线以向陆蚀退为主,人为干预下以向海推进为主;(3)水下岸坡冲淤分布极不平衡,总体呈侵蚀–淤积–淤积减缓的趋势。南部河流入海口处在1984年后基本呈侵蚀状态。0 m和2 m等深线有前进有后退,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5~9 m等深线在堤河以西海域向海前进显著,其冲淤演变复杂;10 m等深线以堤河为界表现出西淤东蚀的状态。河流来沙是导致海岸线和水下岸坡演变的重要物质基础,波浪和潮流是主要的驱动力。人工设施在引起河流输沙减少的同时,也导致海岸线大幅向海推进、入海河口受到侵蚀。东北部莱州浅滩附近受人为影响处于侵蚀、解体状态,未来将会继续受到侵蚀。

分类号: P737.1

  • 相关文献

[1]基于数字化海岸分析系统(DSAS)的海岸线变迁速率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海岸线为例. 丁小松,单秀娟,陈云龙,金显仕,原作辉,杨涛. 2018

[2]遥感技术提取海岸线的研究进展. 严海兵,李秉柏,陈敏东. 2009

[3]基于潮汐规律修正的海岸线遥感监测. 孙孟昊,蔡玉林,顾晓鹤,王雪丽,秦鹏. 2019

[4]近20年江苏省海岸线和滩涂面积变化的遥感监测. 王志明,李秉柏,严海兵,黄晓军. 2011

[5]珠江口伶仃洋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利用对海岸线等变迁的响应. 王新星,陈涛,李敏,王跃中. 2022

[6]基于分形理论的辽宁省泥质海岸线形态特征研究. 尤广然,吴英超,孔重人,赵东洋,李轶平,雷利元. 2021

[7]近10年间广东省3个典型海湾海岸线变迁的遥感分析. 于杰,陈国宝,黄梓荣,陈作志. 2014

[8]基于遥感技术的大亚湾海岸线的变迁研究. 于杰,杜飞雁,陈国宝,黄洪辉,李永振. 2009

[9]春末夏初莱州湾浮游动物生物量谱及潜在鱼类生物量的估算. 彭荣,左涛,万瑞景,林群,李显森,王俊,金显仕. 2012

[10]莱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11]菜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12]夏季莱州湾及附近水域理化环境及营养现状评价. 夏斌,张晓理,崔毅,陈碧鹃,陈聚法,过锋,张艳,黄翠玲. 2009

[13]莱州湾霞水母大规模爆发危害影响分析. 黄经献,赵炳然,邓光修,张传涛,孙祥山,张迪,曹金凤. 2011

[14]高温暴雨时节莱州湾沿岸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曹金凤,张传涛,赵炳然,孙祥山,宁晨洁,黄经献. 2016

[15]莱州湾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丰度分布周年变动. 王秀霞,左涛,吴强,陈瑞盛. 2015

[16]莱州湾海底地下水动态及影响机制研究. 侯国华,高茂生,郭飞,孔祥淮,赵金明,仇建东,刘森,郑懿珉. 2016

[17]莱州湾金城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姜会超,陈海刚,宋秀凯,刘宁,何健龙,程玲,王月霞. 2015

[18]2015年春、夏季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 郭富,王保栋,辛明,张文全,厉丞烜,谢琳萍,孙霞. 2017

[19]2011年春、夏、秋三季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与主要中上层鱼类资源密度的关系. 栾青杉,吴强. 2020

[20]2018年6月渤海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王朋鹏,张芳,孙松,杨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