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抗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宁

作者: 杨宁;赵士花;种冬冬;李静欣;王秀芹;董玲霞;杜宗清;李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品种;播期;抗性;产量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3 年 13 卷 009 期

页码: 8-12

摘要: 为了预防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扩散,开展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抗性试验研究,试验选择3个小麦品种:'鲁原502'、'鑫麦296'和'齐民8号',2个播期:2021年10月20日和2021年11月1日.结果表明',齐民8号'在2个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都是无症状;'鲁原502'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无症状,但是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新叶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而'鑫麦296'在2个播期下多数叶片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有时会出现新叶扭曲,植株矮化不明显.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960.4 kg/hm2;其次是'鲁原502',为8570.4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鑫麦296',为8330.4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达8620.4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120.4 kg/hm2;其次是'鑫麦296',为6260.25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鲁原502',为6190.35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是6857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比在11月1日播期的平均产量高出1763.4 kg/hm2.通过小麦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技术、晚播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多项技术进行融合和改进,可以达到降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病的效果.

分类号: S352.1

  • 相关文献

[1]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 邹晓芬,张建模. 2011

[2]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鄂麦18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许甫超,李梅芳,葛双桃,董静,王贤智. 2009

[3]品种与播期对苔用大蒜产量的影响. 刘德凯,李正丽. 2015

[4]播期和品种不同对淮北地区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新勇,王友霜,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赵轶鹏,李思梦. 2019

[5]低平原区一季玉米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20

[6]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月兰,孟维伟,南镇武,王娜,赵雪峰,张毅,王旭清. 2019

[7]淮北机插水稻播期与氮肥应用研究. 陆江林,徐宗进,张文毅,汪洪洋. 2014

[8]绵阳地区不同播期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丁凡,邹雪,陈年伟,刘丽芳,余金龙. 2019

[9]播期和品种对沿淮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赵莉,何贤芳,都斌斌,刘泽,汪建来. 2021

[10]播期对早熟籼粳杂交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李志瑛,郭莹,翟荣荣,叶胜海,叶靖,王健,王文颇. 2023

[11]冀西北冬麦北移适宜播期和品种的研究. 霍阿红,张志鹏,杨德智,付永斌,李强,张文祥. 2012

[12]大豆品种及播期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郭天文. 2014

[13]播期对吉林省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魏雯雯,胡楠,胡文河,谷岩,曹玉军,吴杨,姚凡云,吕艳杰,谭国波. 2017

[14]品种、密度、播期对带状小麦套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连培红,刘彤,王国庆. 2016

[15]晋西北不同生态区莜麦品种与播期试验. 李刚,胡世玲,李荫潘,李成雄,王忠智. 2011

[16]不同播期对糜子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景小兰,李志华,董旭. 2019

[17]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18]四川盆地夏玉米适宜播期研究. 陈尚洪,陈红琳,郑盛华,吴铭,梁圣,沈学善,梅旭荣,刘定辉. 2019

[19]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吐丝持续期特性及其对播期的响应. 刘月娥,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徐田军,陈传永,张译天,王元东,刘秀芝. 2019

[20]2017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 林海,王志刚,鄂志国,庞乾林.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