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超高产群体特征与光能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才斌

作者: 王才斌;郑亚萍;成波;(?)继锋;姜振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超高产;光截获率;光能利用率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4 年 19 卷 02 期

页码: 40-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田条件下,通过比较花生超高产田(产量≥8.5 t/hm2)和一般高产田(产量≥6.0 t/hm2)群体特征和光能利用率得:叶面积系数峰值持续时间长是超高产花生的一个显著特点;超高产田全生育期光合势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田;产量形成期光合势占全生育期的80%以上,对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超高产田单位叶面积光截获效率低于一般高产田:超高产田的干物质生产速率全生育期始终高于一般高产田,干物质生产速率峰值高,后期下降速度慢,是超高产群体的显著特征;花生光能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研究适宜的栽培条件和措施是今后花生再高产主攻方向。

分类号: S565.201

  • 相关文献

[1]花生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郑亚萍,孔显民,成波,王华松,刘歧茂,张伟,姜振祥. 2003

[2]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域花生种植方式综合评价研究. 王才斌,郑亚萍,成波,沙继锋,张鲁江,孙秀山,李安东. 2002

[3]浅议辽宁省的花生超高产优质育种. 于洪波. 2003

[4]超高产田花生籽仁发育动态初探. 张佳蕾,张倩,王建国,郭峰,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 2021

[5]单粒精播对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张佳蕾,郭峰,杨佃卿,孟静静,杨莎,王兴语,陶寿祥,李新国,万书波. 2015

[6]超高产夏直播花生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研究. 梁晓艳,李安东,万书波,王才斌,孙奎香,陈效东,吴正锋. 2011

[7]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冠层光能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昊,林涛,汤秋香,崔建平,郭仁松,王亮,郑子漂. 2021

[8]稻鸭萍共作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能特征分析. 甄若宏,王强盛,周建涛,郑建初,何加骏,卞新民. 2009

[9]鲁西平原亩产桑叶3000公斤群体光能利用率研究. 石瑞常,樊孔彰,汪嘉霖,李茂贞,许乐春. 1993

[10]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吕丽华,董志强,曹洁璇,梁双波,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 2013

[11]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 保进水稻高产. . 2011

[12]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模拟草原综合顺序分类体系各类的最大光能利用率. 张美玲,蒋文兰,陈全功,柳小妮. 2012

[13]窄行密植对大豆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分布的影响. 李生秀,魏建军,刘建国,高振江. 2005

[14]呼伦贝尔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光能利用率变化规律分析. 隋雪梅,辛晓平,张宏斌,海全胜,包刚,闫瑞瑞,包玉海. 2013

[15]阶段性干旱胁迫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严韬,朱国良,葛非凡,蒋跃林,李威,吴文革. 2019

[16]小麦生长过程中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反射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吴朝阳,牛铮,汤泉,黄文江. 2009

[17]播期对翻秋早籼稻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 胡继杰,房玉伟,叶靖,陈孝赏,刘守坎. 2020

[18]苏翠1号梨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光能利用及果实品质的比较. 张婷,宋庆科,赵林,李刚波,樊继德. 2019

[1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栽培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钟旭华,潘俊峰,李康活,黄庆,张彬,李梦兴,刘彦卓. 2020

[20]改进CASA模型在内蒙古草地生产力估算中的应用. 李刚,辛晓平,王道龙,石瑞香.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