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方式对小麦扬麦20产量和氮肥损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德进

作者: 朱德进;宋亚;黄卉;王艳荣;宁运旺;张永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施肥方式;施氮量;氮肥损失率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17 年 58 卷 11 期

页码: 1898-1901

摘要: 在江苏泰州姜堰高砂土上,通过15N标记技术,研究施氮方式和施氮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1次条施的最佳施氮量和最高产量分别为160 kg·hm~(-2)和5.67 t·hm~(-2),均明显低于分次施用的240 kg·hm~(-2)和6.33 t·hm~(-2)。80~160 kg·hm~(-2)施氮量时,小麦地上部分各部位吸氮量无显著差异;240 kg·hm~(-2)施氮量时,分次施用的小麦籽粒、秸秆和地上部分吸氮量比1次条施分别增加12.3%(P<0.05)、28.5%(P<0.05)和16.4%(P<0.05)。分次施用条件下,肥料氮小麦吸收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1次条施条件下,肥料氮小麦吸收率随施氮量增加呈减少趋势。80 kg·hm~(-2)施氮量1次条施的氮肥损失率比分次施用减少11.6%(P<0.05),160 kg·hm~(-2)施氮量1次条施的氮肥损失率与分次施用无显著差异,240 kg·hm~(-2)施氮量1次条施的氮肥损失率比分次施用增加17.0%(P<0.05),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变化与氮肥损失率相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及施氮方式对‘临草2号’干物质积累及鲜干草产量的影响. 鲁晋秀,杨峰,党建友. 2011

[2]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对棉花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邓忠,白丹,翟国亮,冯俊杰,赵红书,韩启彪,张文正. 2011

[3]施肥策略对新疆棉花产量、品质与水氮利用的影响. 邓忠,翟国亮,吕谋超,冯俊杰,王晓森,宗洁,蔡九茂. 2017

[4]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陈荣振,井长勤,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3

[5]旱地小麦不同年型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Ⅱ.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开发研究.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6]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刘苹,李燕,赵海军,沈玉文,宋效宗,房锋,张柏松. 2017

[7]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燕,刘苹,林海涛,张玉凤,杨力,王江涛,房锋. 2016

[8]施肥方式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年际间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聂胜委,黄绍敏,张水清,张巧萍,宝德俊,郭斗斗. 2014

[9]酒用小麦有机肥施用技术研究. 罗永露,隋建枢,陈天青,吴文强,王伟,陈定崑. 2025

[10]新疆主要耕作土壤中氮肥的归宿. 冯固,杨茂秋,白登莎. 1992

[11]浅析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莉娟,樊宁声,郭明明. 2017

[12]超迟播稻茬小麦播种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 季仁达,杨步琴,石广跃,赵晓斌,王伟中. 2017

[13]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杨和川,樊继伟,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谭一罗,苏文英,温以斌. 2018

[14]施氮量对小麦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9

[15]施氮量对春小麦成熟期器官含氮量影响. 郑立龙,王世红. 2019

[16]施氮量对2个粒色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吕冰,范仲卿,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张保军,赵广才. 2017

[17]氮素施用量对新冬24号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雷钧杰,赵奇,陈兴武,赛力汗,郭顺堂. 2007

[18]测墒补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昌秀,吴复学,石玉,赵俊晔,于振文. 2017

[19]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培武,石玉,赵俊晔,于振文. 2018

[20]影响浓香型白酒大曲质量的小麦原料关键品质参数研究. 李朝苏,任勇,佟汉文,刘于斌,吴晓丽,李明,刘淼,郑建敏,吴舸,高春保,凌冬,唐清,张正刚,汤永禄.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